正确答案: C
防水钢筋混凝土水池裂缝漏水
题目: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下列几种情况,其中何项属于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2008年真题]
解析: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3.1.3条,混凝土结构的极限状态设计应包括:①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出现疲劳破坏、发生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或因结构局部破坏而距引发的连续倒塌;②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的某项规定限值或耐久性能的某种规定状态;ABD三项均属于构件承载力不足造成的破坏;C项属于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关于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连接,下列所述其中何项不妥?()
当受力钢筋的直径大于25mm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解析:D项,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9.4.2条,当受拉钢筋的直径d;28mm及受压钢筋的直径d;32mm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A项,根据第8.4.1条,混凝土结构中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故正确;B项,根据第8.4.2条,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其他构件中的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时,受拉钢筋直径不得大于25mm,受压钢筋直径不宜大于28mm,正确;根据第8.4.9条,需进行疲劳验算的构件,其纵向受拉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也不宜采用焊接接,正确。
[单选题]某24层高层住宅楼,首层层高3.25m,结构总高度66.80m,采用钢筋混凝土全现浇剪力墙结构。底层某矩形剪力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墙体端部约束边缘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用HRB400级,墙体分布钢筋和端部约束边缘构件箍筋用HRB335级。
解析:1.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表11.1.3,剪力墙结构、7度设防、丙类建筑、结构总高度66.8m小于80.0m,剪力墙抗震等级应为三级。 2.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表11.7.18,约束边缘构件的长度为:l=max{0.20h,1.5b,450}=max{0.20×3500,1.5×200,450}=700mm;根据图11.7.15,阴影部分长度为:h=max{b,l/2,400}=max{200,700/2,400}=400mm。 3.剪力墙肢轴压比的计算公式为:μ=N/fA,式中,N为墙肢的重力荷载代表值。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5.1.3条,墙肢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可按下式组合得到:N=1.2N+1.4×0.5N=1.2×2401+1.4×0.5×379.5=3146.9kN。则可计算得轴压比为:N/(fA)=3146.9×103/(16.7×200×3500)=0.269。 4.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11.7.2条,首层墙肢(底部加强区)的剪力设计值调整为:V=ηV=1.4×227.2=318.1kN;则墙肢截面的剪跨比为:λ=M/(Vh)=865.8×106/(227.2×103×2800)=1.361;1.5,取λ=1.5;由于0.2fbh=0.2×16.7×220×3000=2204kN;N=330.1kN,取N=330.1kN;根据表11.1.6,γ=0.85;根据式(11.7.4),墙肢的水平分布钢筋面积为: 这说明当有地震作用组合时,墙肢仅需按构造要求配置水平分布钢筋;墙肢实际配置水平分布钢筋10@200(双排),配筋率ρ=0.357%。 5.当墙肢两端约束边缘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对称配置时,界限破坏情况下的构件界限受压承载力设计值Nb为:Nb=[αfbhξ-(1-1.5ξ)hbfρ]/γ=[1.0×16.7×220×2800×0.518-(1-1.5×0.518)×2800×220×300×0.357%]/0.85=6096.1kN已知墙肢的控制组合内力设计值M=865.8kN·m,N=330.1kN;由于N=330.1kN;N=6096.1kN,因此墙肢处于大偏心受压状态,此时截面的受压区高度为: ;ξh=0.518×2800=1450.4mm;因此,墙肢确实处于大偏心受压状态;此时,Msw=0.5(h-1.5x)2fρ=0.5×(2800-1.5×233.5)2×300×0.357%×220=707.0kN·mMc=αfb(h-x/2)=1.0×16.7×220×233.5×(2800-233.5/2)=2302kN·m。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式(7.2.8-2),并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可以得到墙肢端部约束边缘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面积为: 这表明当有地震作用组合时,墙肢端部的约束边缘构件仅需按构造要求配置纵向受力钢筋;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11.7.18条,按二级抗震等级最小配筋率配置的约束边缘构件,其纵向受力钢筋面积为:A=A′=ρbh=1.0%×220×400=880,墙肢端部约束边缘构件的实配纵向受力钢筋为614,钢筋面积为:A=923>A=A′=880,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
[单选题]某跨度为6m的钢筋混凝土简支吊车梁,安全等级为二级,环境类别为一类,计算跨度l0=5.8m,承受两台A5级起重量均为10t的电动软钩桥式吊车,吊车的主要技术参数见下表。[2008年真题]吊车主要技术参数表(g=10m/s2)
[单选题]如下图所示,由预埋板和对称于力作用线配置的弯折锚筋与直锚筋共同承受剪力的预埋件,已知承受的剪力V=225kN,直锚筋直径d=14mm,共4根,弯折钢筋与预埋钢板板面间的夹角α=30°,直锚筋间的距离b1和b均为100mm,弯折钢筋之间的距离b2=100mm,构件的混凝土为C30,钢板厚t=10mm,直锚筋与弯折锚筋均采用HRB335钢筋,钢板为Q235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