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B、存货周转次数越高越好
题目:下列关于“存货周转率”指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解析:存货周转次数不是越高越好,存货过多会浪费资金,存货过少不能满足流转需要,在特定的生产经营条件下存在一个最佳的存货水平。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某公司2014年度销售收入净额为6000万元。年初应收账款余额为300万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500万元,坏账准备按应收账款余额10%提取。每年按360天计算,则该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天。
24
解析:应收账款周转次数=6000÷[(300+500)÷2]=15(次),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15=24(天)。
[多选题]关于计算和使用应收账款周转率时应注意的问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实际操作时,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必须使用赊销收入,不能使用销售收入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越少越好
解析:从理论上讲,应收账款是赊销引起的,其对应的流量是赊销额,而非全部销售收入。因此,计算时应使用赊销额而非销售收入。但是,外部分析人员无法取得赊销数据,只好直接使用销售收入进行计算,所以选项A的说法不正确;应收账款是赊销引起的,如果赊销有可能比现销更有利,周转天数就不是越少越好,所以选项D的说法不正确。
[单选题]能够揭示财务报表中有关项目之间相关性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是()。
比率分析法
解析:比率分析法是指将会计报表中某些彼此相关的项目加以对比,计算出相应的财务比率,据以分析和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的一种分析方法。它的优点是可以揭示财务报表中有关项目之间的相关性,可以为经济决策提供更为有用的信息,而且计算简便,计算结果容易判断。
[单选题]某商业企业2014年度营业收入为2000万元,营业成本为1600万元;年初、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00万元和400万元;年初、年末存货余额分别为200万元和600万元;年末速动比率为1.2,年末现金与流动负债的比率为0.7。假定该企业流动资产由速动资产和存货组成,速动资产由应收账款和现金类资产组成,一年按360天计算。该企业2014年度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天。
54
解析:应收账款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2000/[(200+400)÷2]=6.67(次),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次)=360/6.67=53.97(天)≈54(天)。
[多选题]某企业上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的年初数和期末数如表7―2所示。(单位:元)该企业上年度产品销售收入4000000元,利润总额400000元,应交所得税100000元,利息支出15000元。本年1月份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如下:(1)企业销售A产品10吨,账面单位成本600元/吨,单位售价800元/吨,企业开出发票账单,货已发出,销售货款尚未收到。(2)向希望小学捐款5850元。(3)购人不需安装的新机器一台,以银行存款支付价款及其他费用125000元。(4)结算本月应付工资总额86000元,其中生产工人工资52500元,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9000元,企业管理人员工资24500元。上述经济事项(4)发生后,影响利润报表项目()。
“主营业务成本”增加61500元
“管理费用”增加24500元
解析:经济业务(4)中,生产工人工资直接计人“生产成本”账户;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在发生时先计入“制造费用”,在经过分配转入“生产成本”账户。随着产品销售收入的实现,应按实际成本结转“主营业务成本”,因此,“主营业务成本”增加额=52500+9000=61500(元);利润表中“管理费用”科目按照管理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企业管理人员工资直接按实际发生额计人“管理费用”账户,因此,“管理费用”增加24500(元)。
[单选题]某企业2006年末会计报表的有关资料如表7―3所示(单位:万元)。该企业当年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如下:(1)生产车间为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领用材料一批,其实际成本为20000元。(2)销售产品一批,售价40000元,增值税额6800元,款项尚未收到。(3)以银行存款支付广告费300000元。(4)结转全年实现的净利润500000元。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企业2006年度的已获利息倍数为()。
(75+60)/60=2.25
解析: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利润总额+利息支出)/N息支出=(75+60)/60=2.25。
[多选题]某企业上年末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的余额如下:货币资金230000元,应收账款42450元,存货132000元,固定资产原价510000元,累计折旧183000元。该企业本年度发生下列经济业务:(1)购入A材料一批,买价为20000元,增值税额为3400元;购入B材料一批,买价为10000元,增值税额为1700元;购入A、B两种材料共发生运杂费900元,按材料的买价比例分配;材料的货款和运杂费共计36000元均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2)对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600元。(3)销售产品一批,售价为3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货款尚未收到;该批产品的生产成本为22000元,销售产品应交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为500元。上述(1)、(2)、(3)各项业务发生后,应贷记的账户有()。
累计折旧
物资采购
库存商品
主营业务收入
解析:业务(1)的会计分录:借:材料采购――A材料――B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借:材料采购――A材料(运杂费)――B材料(运杂费)贷:银行存款借:原材料――A材料――B材料贷:材料采购――A材料――B材料业务(2)的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贷:累计折旧业务(3)的会计分录:借: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借:营业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应交教育费附加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说明】“物资采购”为旧会计准则的科目。2006年新会计准则中关于材料采购核算的科目为“材料采购”与“在途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