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无视学生人格尊严
题目:小丽考试不理想,发卷子时,刘老师对她说:"你好穿'耐克',赶紧回家换'特步'吧!耐克的表示'√',特步的才是'×'!"小丽顿时羞红了脸,这表明了刘老师()。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关爱学生"规定,教师要关爱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题目中刘老师的做法是在挖苦学生,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故选择B。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放学后,15岁的李某与同学王某在酒店和朋友聚餐,在喝完从酒店买的白酒后,李某与王某发生了争执,李某拿起酒瓶击中王某的头部,致使王某成为植物人。此次伤害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李某应承担刑事责任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李某15岁,行为属于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所以应该选A。
[单选题]学生对背诵枯燥乏味的英文单词没兴趣,但对学好外语后可以帮助考研或涉猎更多的外文资料感兴趣,这种间接兴趣会引起和维持其学习外语的高度( )。
有意注意
解析: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间接兴趣是有意注意产生的重要条件。题干中,学生对单词本身缺乏直接兴趣,而对于背单掌握后的结果有间接兴趣,体现了有意注意。故选择C。AB选项,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新异刺激容易诱发无意注意。刺激物的特点,以及当前注意的保持,是重要的条件。D选项,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有目的但是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熟练化动作和直接兴趣容易诱发有意后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