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正强化对行为有消极影响、约束抑制的作用
题目:下列有关强化理论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解析:正强化对行为有积极影响、巩固持续的作用,而负强化对行为有消极影响、约束抑制的作用,所以选项B的说法是错误的。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关于婴儿学习发生发展的描述,错误的是()。
4个月以后的婴儿再认能力加强,社会性认知和社会性学习进步
[单选题]进入青春期所面临的心理困境不包括()。
容易出现内疚感
[单选题]成为罗杰斯人格理论的基础概念是()。
自我
[单选题]社会心理学是指()。
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解析:A是社会心理学的定义,B是社会心理的定义,C是社会行为的定义,D是社会化的定义,E是社会知觉的定义。
[单选题]挫折-侵犯说的三个主要观点是()。①侵犯行为会给被侵犯方造成巨大挫折②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相关③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线性关系④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⑤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即愤怒
②③④
[单选题]人际关系的三个特点是()。
个体性、直接性和情感性
[单选题]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处于道德自律期道德表现的是()。
相信道德法则的普遍价值,认识人性尊严,凭自己的良知去做是非判断根据
解析:对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要求掌握三期六阶段名称、时间以及道德发展的具体情况。道德成规前(3岁~小学中年级),第一阶段为避罚服从取向阶段,尚缺乏是非观念,专注于行为的结果(如打破多少个杯子),遵从他人的规则以逃避惩罚、得到奖赏;第二阶段为相对功利取向阶段,开始基于自己的利益和他人将给予的回报来考虑服从原则,他们以被满足的需要来评价行为。道德循规期(自小学高年级开始),第三阶段为寻求认可阶段,希望取悦他人,帮助他人,好孩子的标准是成人定的,为寻求行为上的认可遵守好孩子的标准规范;第四阶段为顺从权威阶段,服从团体规范,尊重法律权威,判断是非时初具法制观念。道德自律期(自青年末期接近人格成熟时开始),第五阶段为法制观念阶段,尊重法制,相信法律是为了大众利益而制定的,所以大家应该遵守,第六阶段为价值观念取向阶段,相信道德法则的普遍价值,认识人性的尊严,凭自己的良知去做是非判断。
[单选题]提出心理发展八阶段说的是()。
弗洛伊德
解析:在心理发展的研究上,弗洛伊德根据性心理的发展提出心理发展的五阶段说;艾里克森提出了心理发展八阶段说和成年期“心理的延缓偿付期”的概念;塞尔曼提出了儿童友谊发展五阶段说;皮亚杰提出儿童思维发展的四阶段说;科尔伯格提出儿童道德发展的三期六阶段说。
[单选题]小明工作能力很强,但从不愿意参加任何竞赛,安心做一名普通的职员,他的同事认为他是缺乏()。
成就动机
解析:①船员小李长期在船上工作,习惯了独处,缺乏亲和,这是一种社会剥夺的表现,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和精神症状,难以与家人沟通就是其中的一种表现;②小明不参加竞赛,缺乏追求有重要价值的目标,胜过他人,达到理想,所以是一种成就动机不足;③阿Q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在内心是比较痛苦的,为了平衡自己的内心,他必然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形成一种“是儿子打了老子”,在口头上占到便宜得到补偿的自我保护,用来减轻精神痛苦和不安,恢复情绪稳定,达到平衡心理的适应性倾向,这是一种自发的心理调节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