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从历史的角度看,生态问题只有通过不断重建天人之间的统一才能解决,仅仅赞美自然的原初形态,一味讴歌、缅怀天人之间的原始统一,只能得到某种抽象、空泛的满足,而无法真正解决生态的问题。生态的危机因人而起,也只有通过人自己的合理活动来克服。单纯地由于人的作用导致生态困境而拒斥人的活动,无异于____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 :B
  • 因噎废食

  • 解析:解析成语辨析。“因小失大”指为了很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失,形容得不偿失。“因噎废食”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干;“等因奉此”比喻例行公事,官样文章;“因循守旧”意为死守老一套,缺乏创新的精神。根据文段中“单纯地由于人的作用导致生态困境而拒斥人的活动”可知,“因噎废食”与文意最为吻合,由此排除ACD而选择B。(《和讯网》、《求是理论网》等,《天人共美:一种生态的理念》)考点:成语填空

  • [单选题]一家四口人年龄之和为149岁,其中外公年龄、母亲年龄以及两人的年龄之和都是平方数,而父亲7年前的年龄正好是孩子年龄的6倍。问外公年龄上一次是孩子年龄的整数倍是在几年前?
  • 正确答案 :D
  • 8

  • 解析:解析外公、母亲年龄以及两人年龄之和都是平方数,根据常识及平方数可推出外公、母亲的年龄分别为64岁、36岁;4人年龄之和为149岁,父亲与孩子的年龄和为149-100=49岁;设孩子的年龄为x岁,则父亲的年龄为(49-x)岁,根据题意可列式子6x=49-x-7解得X=6岁。问几年前外公是孩子年龄的整数倍,有(64-N)与(6-N)是倍数关系,代入只有N=4满足条件,所以本题选B。考点:年龄问题

  • [单选题]在中国传统观念中,雕塑一直未被看作是与绘画同等的艺术形式;在中国传统学术中,也只有“画学”而没有“雕塑学”,历史上的这种不重视,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量具有极高史料研究价值的石雕作品流失海外,而今天,新兴收藏家们的目光也只停留在艺术品的财富表象上,因此使得元、明、清三代的铜塑金佛像价格一路飞涨,而面对那些真正体现中国雕塑文化及历史风貌的高古石雕时,他们表现得却有些畏畏缩缩、举棋不定,这难免让人觉得遗憾。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
  • 正确答案 :C
  • 高古石雕在中国不受重视的原因

  • 解析:解析第一步,读文段找到主旨句文段前半部分,通过中国传统观念和中国传统学术中雕塑的地位,说明历史上对石雕作品的不重视。紧接着述说当今石雕亦未受重视的原因。“因此”因果关联词引出文段主旨即真正体现中国雕塑文化及历史风貌的高古石雕不受重视,让人遗憾。第二步,选择与主旨含义相同的选项C项,“高古石雕在中国不受重视的原因”是对原文因果关系文段的凝练概括,为正确选项。A项为无中生有,B项未抓住文段重点,文段重点并非谈雕塑艺术家的心态而是分析高古石雕在中国不受重视的原因。D项亦非文段重点内容。故本题答案为C项。考点:表面主旨题

  • [单选题]
  • 正确答案 :

  • [单选题]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纯粹的口号,而是一个个实在的行动。早在1934年,毛泽东就说:“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妇女群众要学习犁耙,找什么人去教她们呢?小孩子要求读书,小学办起了没有呢?对面的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许多人生疮害病,想个什么办法呢?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就是要和群众一块苦、一块干,多为群众办具体事、做实在事,永远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上述文段的主要意思是()。
  • 正确答案 :B
  • 为人民服务就应该深入群众,为他们办实事

  • 解析:文段为总分总结构,先提出为人民服务要落实在行动上,接着引用毛泽东的话来支持这一观点,最后一句话是对首句观点的进一步论述,指出要深入群众,为群众多做实事。B项符合文段主旨。A选项讲否定的方面,没有正面观点;C选项为绝对化论述,文段并无这层意思;D项“官员”无中生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必典考试
    推荐科目: 公务员面试题库 公文写作题库 江西省学法用法考试题库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