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1905年8月9日,在美国的调停下,日、俄在美国的朴茨茅斯开始谈判。9月5日,日俄两国签订《朴茨茅斯和约》,重要条款包括:①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独占利益;②俄国将辽东半岛的租借权、南满铁路及有关特权均无偿转让给日本;③以北纬50度为界,将库页岛南部及其附近岛屿让给日本;④俄国在中国东北撤兵,除辽东半岛外,东北的一切地方均交还中国。--摘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问题:   (1)材料中所说的《朴茨茅斯和约》签订的历史背景是什么?(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和约对中国造成的危害。(8分)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在教育对象问题上,提出"有教无类"主张的是( )。
  • 孔子

  • 解析: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书中,以"仁"为核心的最高道德标准: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是"庶"与"富";继承西周六艺教育传统,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教学科目,诗、书、礼、乐、易、春秋;因材施教,"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全面教育原则,"有教无类";巩固性教学原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教学过程,"学一思一行"。故选择A。B选项,"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孟子日:"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C选项,苟子,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即人性趋向于邪恶,人们善良的行为是后天作为的结果。"化性而起伪",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D选项,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他提出了"兼爱"、"非攻"等观点。

  • [单选题]张磊发现,在检查自己昨晚的试卷和作业时,很难发现其中的错误,但帮别的同学检查时,却很容易发现,这主要是由于( )的影响。
  • 定势

  • 解析:定势指由先前影响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识到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将支配人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同类后继活动。故本题选D。

  • [多选题]请从日本的角度,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其对当时中国产生的影响。

  • [多选题]简述如何选择教学方法?

  • [单选题]"大约到1550年,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开始衰落。衰落的一个原因是1494年法国的入侵,引发了数十年后欧洲各列强卷入的战争……从长远看,更基本的因素是达·伽马在印度加尔各答港的登陆使意大利遭受打击。"下列对此解读最全面准确的是( )。
  • 文化的兴衰伴随着经济的强弱

  • 解析:文艺复兴最早出现在意大利,主要原因是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1497年,达,伽马开辟从欧洲直通印度的新航路,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等西欧国家取代,导致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开始衰落,C项正确。A、B、D三项都没有全面反映出题干中信息的内涵。

  • [单选题]因为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 )。
  • 负强化

  • 解析:负强化是指个体在作出某种反应后,消除某种厌恶的刺激或不愉快的情境,从而使同类行为在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处分对学生来说是厌恶的刺激,在表现出进步明显这一行为后,老师撤销厌恶刺激,即属于负强化。故选择B。A选项,正强化是指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C选项,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体罚、谴责等),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处罚。处罚与负强化有所不同,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处罚则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惩罚的运用必须慎重,处罚一种不良行为应与强化一种良好行为结合起来,方能取得预期的效果。D选项,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因此,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

  • [单选题]在PowerPoint的幻灯片视图下,按下( )键可以快速返回到第一张幻灯片。
  • Ctrl十home

  • 解析:Ctrl+home可以返回第一张幻灯片,故选择C。A选项,PgDn:翻到下一页ppt。B选项,PgUp:翻到上一页ppt。D选项,CtrI+PgUP:向上滚动幻灯片视图,不翻页。

  • [单选题]考试时,小张因为监考老师在身旁,一个字都写不出来。这种现象被称作( )。
  • 社会抑制

  • 解析:社会抑制又叫社会干扰作用,是指由于他人在场或者同时参加从而降低个人活动效率的现象:小张因为监考老师在身旁,受到监考老师的压力,而意志的认知活动,造成一个字写不出来。故选择B。A项,社会助长或社会促进,是指他人在场,可以促进个人活动效率的提高。如,男女搭配,干活不累。C项,社会堕化是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注意与社会抑制的区别。如,三个和尚没水吃。D项,责任分散效应也称为旁观者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如,法不责众。

  • [多选题]下列关于遗忘规律表达不正确的是( )。
  • 遗忘规律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得出的

    遗忘的发展是均衡的

  • 解析:艾宾浩斯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是第一个从心理学上对记忆进行系统实验的人。他对记忆研究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对记忆的保持规律作了重要研究,并绘制出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速度是不均衡的,表现为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因此,及时复习能较为有效地减少或防止遗忘。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高中思想政治 教师资格证-高中历史 教师资格证-高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高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音乐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