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粪便培养

题目:患儿,男,4岁,8月入院,发热、呕吐、腹泻2天,每天排脓血便10次左右。查体:T39.0℃,BP84/60mmHg,神清,脱水貌,心肺(-),腹软,肝脾未及,左下腹压痛(+)、反跳痛(-)。化验:血WBC18.0×109/L,中性粒细胞0.86,淋巴0.14,粪便镜检:WBC20/HP,RBC5/HP。有助确诊的常用检查为()

解析:粪便培养出痢疾杆菌可确诊急性细菌性痢疾,故选A。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干扰素治疗可用于治疗()
  • 急、慢性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


  • [单选题]流行性感冒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的型别为()
  • 甲型流感病毒


  • [单选题]易转为慢性的是()
  • 福氏志贺菌


  • [单选题]下列均是皮下及肌肉囊虫病的特点,除了()
  • 皮下小结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粘连

  • 解析:约2/3的猪囊尾蚴病患者有皮下囊尾知结节,在皮下可扪及直径0.5~1.0cm大小椭圆形结节,多在躯干及大腿上段。数量由数个至数百个不等,结节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可分批出现。故选D。

  • [单选题]不属于钩端螺旋体病后发症的是()
  • 肾损害

  • 解析:钩端螺旋体病患者热退后各种症状逐渐消退,但也有少数患者退热后经几日到3个月左右,再次发热,出现症状,称后发症。主要包括葡萄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反应性脑膜炎、闭塞性脑动脉炎等。肾损害是钩端螺旋体病的原发损害,不属于后发症。故选D。

  • [单选题]某患者于1月3日起发病,3天来发热、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头痛、四肢酸痛、腰痛。体检:重病容,球结膜充血,无水肿,咽充血,腋下可见点状抓痕样出血点,肝脾未及。血常规检查:WBC12×109/L,N72%,L28%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尿常规:尿蛋白(+++),RBC2~5/HP,该患者首先考虑的诊断为()
  • 肾综合征出血热

  • 解析: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表现:发热中毒症状、充血、出血和肾脏损害;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浓缩、异型淋巴细胞出现,尿蛋白大量出现等,故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选项C。钩端螺旋体病的肌肉痛主要是腓肠肌痛,败血症的白细胞应该明显升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主要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为主,故都不首先考虑。故选C。

  • [单选题]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染途径是()
  • 粪-口途径传播

  • 解析:甲型病毒性肝炎传染源主要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自发病前2周到发病后2周传染性最强,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途径传播,病毒随粪便排出,污染水、食物、玩具等,经口摄入而感染。

  • [单选题]患者男,40岁。4个月前发热、腹痛、腹泻,服药1天好转,此后腹泻反复发作,多于劳累及进食生冷食物后,大便5-6次/日,稀便有黏液,有腹痛、里急后重。体检:左下腹压痛。大便镜检WBC20~30/HP、RBC5~10/HP,发现有结肠阿米巴滋养体。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阿米巴痢疾

  • 解析:阿米巴痢疾可表现为黏液血便,呈果酱样,每日十余次,可有里急后重,有腹部轻度压痛。转为慢性临床症状可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可有贫血、乏力、腹胀、排便规律改变。大便镜检发现滋养体和包囊,故选B。

  • 推荐下载科目: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题库 中药学(综合练习)题库 藏象题库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题库 太阴病辨证论治题库 收涩药题库 温病学(综合练习)题库 祛风湿药题库 化湿药题库 金匮要略(综合练习)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