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不正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题目:课间休息时,教师张某在教室吸烟。张某的行为( )。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吸烟、饮酒。故选择D。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为了添置教育教学设备,某初级中学通过向学生推销学习和生活用品获取经费。学校这种做法( )。
  • 违反法律规定,应当追究责任

  •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故选择C。

  • [单选题]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 )。
  • 育人为本

  •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故选择D。

  • [单选题]当Excel中图表的数据源发生变化时,下列关于图表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 会自动更新

  • 解析:在Excel工作表数据区域中的数据发生变化时,相应的图表会随着数据源同步变化而自动更新。故选择B。

  • [单选题]周老师在讲授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知识点时,先让学生观察书本、课桌、墙面,朗读正方形、长方形的概念,然后再列举出一些错误的例子,指导学生自主发现在判断正方形、长方形时易犯的错误,并表扬能说清楚错误原因的学生。周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 )。
  • 发现方法

  • 解析:发现教学法亦称假设法和探究法,是指教师在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不是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向学生提供一种问题情境,只是给学生一些事实(例)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发现式教学方法的基本教学过程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要求解决或必须解决的问题。第二阶段:促使学生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某些材料、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第三阶段: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第四阶段:根据实验获得的一定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的基础上得出结论。题干中教师先让学生观察书本、课桌等,为学生创设正方形和长方形有何区别的问题情境,再向学生提供概念资料和错误例子,引导学生提出并验证解答的假设,然后由学生在上述基础上,自主发现总结易犯的错误。故题干中周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基本符合发现方法的教学步骤。

  • [单选题]一名教师看到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扮鬼脸却没有理睬,根据斯金纳的理论,这位教师这样做依据的是( )规律。
  • 消退

  • 解析:消退是对某种行为反应不予强化,以降低该行为在将来发生的概率,直至达到消除的目的。老师不理睬该学生扮鬼脸的行为,他扮鬼脸的行为逐渐减少,体现了消退原理。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的概念关系,与"颜色一红色"一致的是( )。
  • 食物-饺子

  • 解析:题干中的示例属于种属关系。红色是颜色的一种,饺子是食物的一种。B项,屋顶只是房子的一部分。A、C两项均属于并列关系。

  • [单选题]"有一种内涵颜值叫'主要看气质'""有一种辞职情怀叫'世界那么大'"。每一个热词背后都有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了( )。
  •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 解析:"热词"属于意识范畴,每一个社会事件属于物质范畴。所以"每一个热词背后都有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事件"体现的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B项说法正确;物质和意识并不相互依赖,只能是意识依赖物质,A项说法错误;C、D两项说法正确,但在题干中并未体现。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思想政治 教师资格证-高中历史 教师资格证-高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高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音乐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