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男,4个月。生长发育良好,体重为6kg,因母亲患慢性疾病,需停用母乳而改牛奶喂养。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症,换血治疗时最佳供血选择为()
  • O型红细胞,AB型血浆的混合血

  • 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考核学生对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发病机制的记忆理解和应用,错答率较高。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是新生儿早期重症黄疸的主要原因,发病机制是由于母亲体内产生抗胎儿红细胞的抗体,这些抗体(IgG)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与其红细胞上的相应抗原相结合,使红细胞在单核一吞噬系统内被破坏而发生溶血。大量溶血可造成严重贫血、心衰、高胆红素血缸症甚至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危及新生儿生命。本病主要发生在母亲为O型而胎儿为A或B型时,而母亲A型胎儿B型或母亲B型胎儿A型者发生率甚低。一般的溶血性黄疸可通过光疗及药物等措施逐渐缓解至治愈,但大量溶血造成严重贫血,或血胆红素达胆红素脑病警告阈值(342μmol/L)时必须采用换血疗法以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预防核黄疸发生,换出致溶血的抗体及同时纠正贫血。换血时选择的血液以不再引致溶血反应为最佳。供以换血的血,其血浆中应不含抗婴儿血型物质的抗体,且所供血红细胞不会被母体的抗体破坏,因此选用AB型血浆(不含抗A或抗B抗体)和O型红细胞(无A、B抗原)的混合血是最好的。错答者主要选错的答案依次为A、B、E,A选项中血型完全与新生儿一致是常规输血的要求,但在溶血病换血时不宜采用,因此时新生儿循环中仍有母亲转输的大量抗体,输入同型血会造成进一步溶血,加重黄疸,达不到治疗的目的。不宜用与母亲ABO血型相同的血换血因为其一是与新生儿红细胞抗原不符,二是血中可能会有抗新生儿红细胞的抗体,其结果也是加重溶血。答了E用AB型红细胞加O型血浆的混合血来换血的学生应该是理解记忆错误,把O型红细胞加AB型血浆倒过来背了,只要思考分析一下便知道AB型红细胞对非同型血的受者均是异体抗原,会引致严重的输血反应,绝不能用于任何不同型输血。C选项中O型血在没有条件配制混合血时可用作溶血病的换血血源,但最好能先测定该血源中抗A抗B抗体的效价,尽量使用抗体滴度水平低的O型血,所用的血液应与母亲血清无凝集反应。按题意,O型血不是换血治疗时的最佳供血选择,故D是最佳选择。

  • [单选题]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发病机制为()
  • 致使病变肠黏膜双糖酶活性明显降低

  • 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考核学生对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机制的理解、鉴别。该题的错误率较高,达30%左右,主要集中在选项B、D,这是由于对细菌和病毒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机制混淆不清所致。肠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不同,发病机制也不同。细菌性肠炎主要分为肠毒素性肠炎和侵袭性肠炎。产生肠毒素的细菌释放两种毒素,一种不耐热肠毒素,通过促进cAMP分泌,抑制小肠绒毛上皮吸收Na+、Cl-和水,并促进肠腺分泌Cl-、Na+致大便呈水样。另一种为耐热肠毒素,抑制肠上皮细胞对Na+、Cl-和水的吸收,并促进肠腺分泌Cl-,产生分泌性腹泻。侵袭性细菌则直接侵袭小肠或结肠肠壁,使黏膜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因此选项A、B、D均为细菌性肠炎的发病机制,可以排除。轮状病毒侵入肠道后,在小肠绒毛顶端柱状上皮细胞复制,使绒毛肿胀、不规则和变短,受累的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使小肠黏膜重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受损,肠液在肠腔积聚,更重要的是顶端柱状上皮是成熟的上皮细胞,其内双糖酶活性高,受累的上皮细胞脱落后使发生病变的肠黏膜分泌双糖酶不足,活性降低,使食物中双糖消化不全而积滞在肠腔内,肠液渗透压因之增高产生渗透性腹泻,因此答案C才符合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病机制。

  • [单选题]患儿,女,1岁半时诊断为"大型室间隔缺损",未经手术,6岁时来医院复查,其症状及体征除哪一项外,均可能出现()
  • 反复呼吸道感染较幼儿期加重

  •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应用题,主要考核学生对室间隔缺损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及自然病程转归的掌握程度,错选率较高,达60%。主要错选答案是E,其次是D,个别选C和A。这是一道否定题,题目要求关键是:"哪一项除外"作为答案选择条件,而"均可能可现"作为排除答案条件。回答本题首先应抓住题目的重要信息,一个是大型室间隔缺损,另一个是病程6年未治疗;然后从室间隔缺损的病理生理入手进行分析。由于正常情况下体循环压力大于肺循环,左心室压力大于右心室使血流从左室向右室分流,异常的血流旋涡是杂音形成的基础,一般情况下杂音响亮度与分流量呈正性相关。当存在较大的室间隔缺损时,左向右分流的血较多,使体循环血量减少,影响生长发育(A);同时由于体循环血量不足,患儿的活动耐力差(C)。由于患儿未治疗,室间隔缺损引起左向右分流的血量较大且持续,肺循环血量持续增加,致使肺小动脉发生痉挛。随着病程的进展,日久肺小动脉发生病理生理变化,中层和内膜层增厚,使肺循环阻力增加,从动力性逐转变为梗阻性肺动脉高压,使左向右分流减少,分流所形成的杂音也就减轻(E)。但尚未出现明确的肺高压前,仍应是左向右分流先心特点,在有致肺循环压力升高条件下出现右向左分流而呈现的暂时性青紫(D)。因此,答案E和答案D均可以出现。由于室间隔缺损较大,左向右分流量大,使肺循环血量增多,是容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的病理基础。但是,随着病程进展,出现肺动脉高压后,左向右分流量减少,肺血也相应减少,因此肺部感染的机会也减少。理解了这一点就很容易发现答案B是不符合此规律。错答E的原因是对室间隔缺损杂音形成机制和肺高压时发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理解不透彻,错选D、C、A是除未掌握室缺的基本表现外,还可能未注意是否定题。

  • [单选题]男12岁,三周前足跟红肿流黄水,一周后痊愈.10天前眼睑水肿,尿茶色,近2日尿少,视物模糊,血压19.95/10.6kPa(150/80mmHg),最可能的诊断是()
  • 急性肾炎

  •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应用题,主要考核学生对急性链球菌感染后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错选率不高,在。10%左右,主要错选答案是E和A,少数选B。急性肾炎多为感染后性肾小球肾炎,以急性链球菌感染后性肾小球肾炎最为常见。典型病例起病前1~3周有典型的前驱感染,病灶可以在呼吸道或皮肤;急性期表现为典型的急性肾炎综合征:水肿、血尿和高血压。本例患儿水肿起病前1周余有足跟感染,从时间和部位上均符合前驱感染。起病后的主要表现是眼睑水肿、茶色尿(血尿)以及高血压,为典型的急性肾炎表现。把握了这些特点,选择正确答案也就不难。错选答案E急进性肾炎的原因是本例患儿病情较重,有高血压脑病的前期表现:视物模糊,有少尿;且急进性肾炎也有急性肾炎综合征的表现。但是,急进性肾炎大多起病隐匿,可有前驱感染,但多半是上呼吸道感染,典型的链球菌感染极少。此外,急进性肾炎突出的临床表现是短时间内出现严重的少尿和无尿,以及进行性肾功能衰竭,很快进展到尿毒症;这也是临床诊断急进性肾炎的主要依据。本例患儿虽有少尿,但病程已10天,进展并不迅速。按此,虽不是排除急进性肾炎的依据,但题目未给以肾功能衰竭的具体提示依据,故不应作为最可能之诊断。错选答案A肾炎性肾病的原因主要是未能将急性肾炎与肾炎性肾病区分开来:诊断肾炎性肾病首先必须是以肾病综合征为前提,有三高一低的表现,同时伴有血尿或高血压等;但肾病综合征急性起病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的较少。此外,肾病综合征并非感染所致,尽管部分患儿起病时可有感染。这些感染与肾病综合征的起病并无确定的时间关系。本例患儿虽然也不能完全排除肾炎性肾病之可能,但同样不应作为最可能之诊断。至于答案B肾结核,支持点不多,可能性最小。

  • [单选题]猩红热的皮疹出现在发热后()
  • 12~48小时

  • 解析:典型的猩红热一般起病很急,临床以发热、咽峡炎、病后24小时内出现弥漫性充血性皮疹为三大特征性表现。

  • [单选题]2岁到青春前期,体重每年增长约为()
  • 2kg

  • 解析:正常足月婴儿出生第一个月体重增加可达1~1.7kg,生后3~4个月体重约等于出生时体重的2倍(6kg),一周岁时约为出生时3倍(10kg),生后第2年体重增加2.5~3.5kg,2岁至青春前期年增长值约2kg。

  • [单选题]患儿,1岁。腹泻3天,蛋花汤样大便,尿量少,口唇干燥,皮肤弹性差。第一天静脉补液总量范围是()
  • 解析:小儿腹泻第一天补液("三定"):①定量:一般轻度脱水总量按照90~120ml/kg、中度脱水120~150ml/kg、重度脱水150~180mL/kg补充。1岁小儿体重大约9kg,尿量少,口唇f燥,皮肤弹性差,为中度脱水指征,答案选E。

  • [单选题]女婴,9个月,生后一直牛奶喂养,未添加辅食。近一周来患儿每天腹泻5~6次,质稀,伴吵闹不安,睡眠差,出汗多。尚不能扶站,未出牙。考虑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 [单选题]女婴,9个月,生后一直牛奶喂养,未添加辅食。近一周来患儿每天腹泻5~6次,质稀,伴吵闹不安,睡眠差,出汗多。尚不能扶站,未出牙。考虑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病理诊断题库 男性生殖及泌尿系统题库 内分泌科题库 心胸外科题库 普通外科题库 呼吸系统题库 泌尿生殖科题库 内科专业题库 妇产科专业题库 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室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