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2小时20分钟

题目:小李下午要到工厂上3点的班,他估计快到上班的时间了,就到屋里去看钟,可是钟停在了12点10分。他赶快给钟上足发条,匆忙中忘了对表就上班去了。到工厂一看离上班时间还有10分钟。夜里11点下班,小李回到家一看,钟才9点钟。如果小李上、下班路上用的时间相同,那么他家的钟停了多长时间?(  )

解析:通过钟面显示的时刻,计算出实际经过的时间,问题就容易解决了。钟从12点10分到9点共经过8小时50分钟,这期间小李上了8小时的班,再减去早到的10分钟,小李上、下班路上共用8小时50分钟-8小时-10分钟=40(分钟)。又知小李到工厂的时间是2点50分,上班路上用了20分钟,所以出发时间是2点30分。因为出发时钟停在12点10分,所以钟停了2小时20分钟。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与2008年相比,2010年山东省粮食总产量增长率约(  )。
  • 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下面的题目。 2010年山东省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初步核算,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3941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3.0%。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三次产业比例为9.1:54.3:36.6。 农林牧渔业乎稳发展。农业增加值2146.6亿元,比上年增长2.5%;林业增加值60.7亿元,增长9.9%;牧业增加值727.0亿元,增长4.2%;渔业增加值521.4亿元,增长4.9%;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l32.5亿元,增长9.9%。 主要农牧产品产量稳定增加。粮食连续8年增产,总产量达到4335.7万吨。新建瓜、菜、果、茶标准化基地606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基地面积分别达到l555万亩和817万亩。农产品出口突破百亿美元,达到l27.1亿美元,增长30.1%。 2009年,山东省农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约是(  )。

  • 下降了2.3个百分点

  • 解析:根据图表可知,2008年山东省粮食总产量增长率为(4260.5÷4148.8-1)×100%≈2.7%,2010年增长率为(4335.7÷4316.3-1)×100%≈0.4%。2.7%-0.4%=2.3%,故下降了2.3个百分点。本题正确答案为D。

  • [单选题]纸上写着2、4、6三个整数,改变其中任意一个,将它改写成为其他两数之和减1,这样继续下去,最后可以得到的是(  )。
  • 595、228、368

  • 解析:经过变化后,最后所得三个数中,有一个数一定为另外两数之和减去1,B项不满足,排除B。2、4、6三个数变化一次后,得到的结果可能为2、4、5,2、7、6和9、4、6三种情况,都是两个偶数和一个奇数,此后无论变化多少次,得到的结果都是两个偶数和一个奇数,故排除C、D两项。本题正确答案为A。

  • [单选题]对于“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根据下列材料,请回答下面的题目 按照人的自我的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的境界为“欲求境界”。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人。 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认知作为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和人生价值、自由之现实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 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它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同时发生,也许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但从现实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而言的。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的能力,把自己看做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当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显现出来时,其道德意识从“我们”出发,推及“我们”之外的他人。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认识关系,它把对象融人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既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 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于是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真正的诗人、真正的艺术家…… 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达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备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 解析:根据原文,“‘道德境界’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同时发生”,因此B项说 “求知境界”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是错误的,在原文中也找不到依据。

  • 推荐下载科目: 村官 国家公务员 教师公开招聘 事业单位 政法干警 选调生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