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吸收与消除达到平衡的时间药一时曲线各部分反映了

题目:达峰时间()

解析:药一时曲线中升段为吸收相,其坡度(斜率)大小反映吸收速度的快慢;降段为消除相,其坡度大小反映消除速度的快慢;当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时药物浓度达到最高峰值;曲线下面积反映的是药物的吸收程度,即吸收了多少药量;而药物剂量大小与达峰浓度有关。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测得利多卡因的消除速度常数为0.3465/h,则它的生物半衰期为()
  • 2.0h

  • 解析:根据t=0.693/k,本题k=0.3465/h,代入即得2.0h。

  • [单选题]若罗红霉素的剂型拟从片剂改成注射剂,其剂量应()
  • 减少,因为生物有效性更大

  • 解析:罗红霉素的剂型如果从片剂改成注射剂,由于避免了吸收过程,生物利用度达100%,故剂量应该减少。

  • [单选题]生物药剂学中所指的剂型因素不包括()
  • 用药后的个体差异

  • 解析:剂型因素包括片剂、胶囊剂等狭义的剂型概念,也包括药物的理化性质、制剂处方组成、制备工艺、贮存条件和给药方法等。用药后的个体差异属于生物药剂学中的生物因素而非剂型因素。

  • [单选题]药物经皮吸收是指()
  • 药物通过表皮,被毛细血管和淋巴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

  • 解析:经皮吸收是指药物从特殊设计的装置中释放,通过完整的皮肤吸收,进入全身血液系统的一种给药剂型。皮肤的吸收途径有三条:①经完整皮肤吸收,即通过角质层等表皮结构进入真皮组织吸收,此途径为大多数药物的主要吸收途径;②经细胞间隙途径;③经附属器途径吸收,即通过汗腺、毛孔和皮脂腺进入真皮和皮下。A、C和E为错误选项,B表述不全面,因此正确选项为D。

  • [单选题]反映原形药物从循环中消失的是()
  • A、B选项均是

  • 解析:药物由循环系统运至体内各脏器组织的过程称为分布;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变化的过程称为代谢;药物从血液向尿液或胆汁转运,最终被清除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代谢与排泄过程反映原形药物从循环中的消失,合称为消除;代谢和排泄均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与半衰期相关。

  • [单选题]患者,16岁,发热、头痛3周,体温38~39℃,伴咳嗽。查体:表情淡漠,全身无皮疹、出血点,颈略强直,双肺呼吸音清,肝肋下3cm,脾肋下2cm,均无触痛。外周血WBC23.0×109/L、中性粒细胞88%。胸片见双肺野弥漫细小点状高密度阴影。最可能的诊断考虑为()
  • 急性血行播散型粟粒型肺结核


  • 推荐下载科目: 医院药事管理题库 医学伦理学题库 药剂学题库 主管药师相关专业知识题库 药物分析题库 天然药化题库 病理生理学题库 药物化学题库 主管药师专业实践能力题库 生物化学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