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谈美
朱光潜
我刚才说,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你说一件事物是美的或是丑的,这也只是一种看法。换一个看法,你说它是真的或是假的;再换一种看法,你说它是善的或是恶的。同是一件事物,看法有多种,所看出来的现象也就有多种。
比如园里那一棵古松,无论是你是我或是任何人一看到它,都说它是古松。但是你从正面看,我从侧面看,你以幼年人的心境去看,我以中年人的心境去看,这些情境和性格的差异都能影响到所看到的古松的面目。古松虽只是一件事物,你所看到的和我所看到的古松却是两件事。假如你和我各把所得的古松的印象画成一幅画或是写成一首诗,我们俩艺术手腕尽管不分上下,你的诗和画与我的诗和画相比较,却有许多重要的异点。这是什么缘故呢?这就由于知觉不完全是客观的,各人所见到的物的形象都带有几分主观的色彩。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从此可知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1)作者为什么说"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
(2)请另举一例,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的理解。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婴儿手眼协调动作发生的时间是( )。
4~5个月
解析:4~5个月的婴儿出现最初的手眼协调。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建立安全制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 ),采取措施保障未成年人的( )
安全教育、人身安全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建立安全制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采取措施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故选择B
[单选题]幼儿行为辅导技术主要采取的方法是( )。
心理疏导
解析:幼儿行为辅导技术主要采取心理疏导的方法。具体举例如下:①自然后果法,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幼儿认识到不宜行为造成的后果。②移情训练法,使幼儿善于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惑,从而与之共鸣,这是改善幼儿社会行为的重要方法。③生活锻炼法,在假设的情境中,幼儿的利他行为较多,二在实际生活中,利他行为则几乎很少出现。④同伴交往法,幼儿良好的社会行为是在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在同伴之间的社会交往中发展起来的。⑤榜样影响法,榜样的作用在形成亲社会行为方面比训诫更重要。⑥社会评价法,幼儿社会行为发展得如何,还直接影响社会评价,一般情况下,社会评价来自同伴、班级和数师。故选择C。
[单选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内容不包括( )。
导生制
解析:《纲要》提出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
[单选题]先秦思想家中,主张施仁政王道的是( )
孟子
解析:孟子,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继孔子之后的儒家“亚圣”。主张“仁义”,“民贵君轻”、“性善论”,提倡仁政;相关著作《孟子》。故选C。A管子,即管仲,齐国改革家,提出“尊王攘夷”口号,发展齐国的政治经济实力;相关著作《管子》成语典故;管鲍之交。B墨子,春秋时期墨家代表人物,提出“非攻”、“兼爱”、“尚贤任能”等主张,重视实用技术;相关著作《墨经》。C荀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提出“性恶论“、”人定胜天“等主张;相关著作《荀子》
[单选题]课堂上杨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学生指出后,杨老师不但没有批评,反而表扬该学生善于思考,具有质疑精神。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解析: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杨老师鼓励学生质疑的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能力和反思能力。
[单选题]“揠苗助长”主要违背了儿童发展的( )。
顺序性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揠苗助长”“陵节而施”都是有违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