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诸侯王将封地分给子弟
题目: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汉兴,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郡守)宰,不制其侯王。”汉朝为解决这种现象采取的措施是()。
解析:材料表明汉初由于实行“郡国并行”导致中央的行政管辖只到郡县而不能到诸侯国,导致王国势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为此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结合汉武帝推恩令的内容,可知是诸侯王将封地分给子弟,以彻底解决王国问题,答案为B项。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汉武帝时,政府明文规定:地处京畿的河东、河内、河南三郡文武长官不得由王室成员担任。其意图是()。
防止宗室势力威胁皇权
解析:材料反映了汉代禁止王室成员担任京畿地区文武官职,目的是防止宗室势力相互勾结,威胁皇权,故选D项。
[单选题]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土地分配的标准: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这一变化的主要目的在于()。
发展生产以巩固根据地
[单选题]1937年,国民政府的财政部长宋子文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强行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当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这充分反映出()。
民族资本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来自官僚资本的强大挤压
解析:宋子文是官僚资本主义代表,他强行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股票,控制了这家当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说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当时受到官僚资本主义的强力挤压,生存空间受到压迫。
[单选题]1913年年底,张謇出任农商总长,一上任就提出了施政纲领,大力推行经济改革。下列不属于他的改革措施的是()。
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问题判断分析的能力。根据关键信息“1913年年底”“不属于”“改革措施”,结合所学可知A项是十九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故选A项。
[单选题]1918年《东方杂志》发表文章--《迷乱之现代人心》。文章认为:盲目输入西方学说,导致国家基本政治道德原则丧失、精神破产,造成通俗主义、平凡主义受推崇,盲从欧美之风盛行。该文针对的是()。
新文化运动
解析:从材料“1918年”“盲目输入西方学说“造成通俗主义、平凡主义受推崇”可以推断出是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正确答案为D项。
[单选题]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聚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农村经营方式变化
解析:材料中的“合作化”是指农村合作化运动,农村集体生产,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是指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之后,家庭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经营方式发生变化,故B项符合题意。A项与史实不符;C项与材料信息“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无关:D项表述与题干主旨不符。
[单选题]1974年,为打击侵入我西沙群岛的南越当局,中国政府决定派东海舰队“直接通过台湾海峡”支援南海。台湾蒋介石海军不仅没有阻拦,还友好地亮起“请通过”的信号。2008年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很快促成两岸直接“三通”。这说明台湾当局()。
认同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解析:台湾当局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做法,说明其认同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所以选择 C项。台湾尚未回归,说明台湾当局并不完全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A项错误;国民党由于自身及历史原因,与中国共产党在根本利益上并不一致,国共的第三次合作尚未实现,说明B、D选项错误。
[单选题]抗战时期,泰晤士报就中国某次战事发表社论:华军英勇抵抗,日军尚未获得其摧毁中国军队之主要目的。此次两军作战,华方伤亡固极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足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材料中所指战事应该是()。
淞沪会战
解析:“日军尚未获得其摧毁中国军队之主要目的”“华方伤亡固极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说的是淞沪会战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与题干述说特征相符,C项正确;A项是中共在敌后战场的抗战;B、D项特征与题干不符,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