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和冠状窦口

题目:腔静脉窦内有()。

解析:腔静脉窦位于右心房的后部,内壁光滑,内有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和冠状窦口。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时,不出现异常Q波的情况见于()。
  • 心肌梗死发生在基底部

  • 解析:心肌梗死时坏死性Q波的形成需要具备以下3个条件:①心肌梗死的直径>20~25mm。研究表明,心肌梗死中约有20%的患者其心肌梗死直径在20mm以内,仅累及左心室的10%左右,这类小面积心肌梗死一般不形成坏死性Q波。②心肌梗死的厚度>5~7mm,即累及左室壁厚度的50%以上。如心肌梗死厚度不足50%,可不产生坏死性Q波,而仅引起QRS波形的改变,如顿挫、切迹、R波丢失等。③心肌梗死的部位也影响坏死性Q波的形成,即使心肌梗死面积较大,但心肌梗死区必须在QRS起始向量30~40ms以内的区域,才会引起典型的坏死性Q波。临床上,约有10%的心肌梗死发生在基底部,该部位的去极化过程发生在QRS波群的终末40ms,故可不出现坏死性Q波或QS波。

  • [单选题]阻尼的大小对心电波形影响很大,以下为阻尼不足可引起的现象,但应除外()。
  • ST段呈弧形上移或下移

  • 解析:出现ST段呈弧形上移或下移现象是阻尼过度的表现。

  • [单选题]关于QT间期离散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检测方法复杂、费用较高,难以普及

  • 解析:QT间期离散度检测具有无创性、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等特点,易于推广普及。目前,QT间期离散度测量方法的标准化、正常值及临床应用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单选题]Brugada综合征发生心室颤动的电生理机制是()。
  • 2相折返


  • [单选题]以下不符合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改变的是()。
  • PR间期缩短,QRS波群起始有delta波

  • 解析:房室传导阻滞按阻滞程度分为一度(传导延缓)、二度(部分激动传导发生中断)和三度(传导完全中断)。A为预激综合征,B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C为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D为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E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 [单选题]关于标准导联的描述,正确的是()。
  • Ⅰ导联反映的是心电向量从右向左方向的运动情况


  • 推荐下载科目: 动态心电图题库 常见心电图的分析与鉴别题库 经食管心房调搏题库 体表心电图题库 心电学技术习题集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