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60次/分

题目:成年人窦性心动过缓通常是指心率小于()。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采用18F标记脱氧葡萄糖(FDG)心肌显像方法判断存活心肌与坏死心肌的原理是()。
  • 存活心肌摄取↑,坏死心肌不摄取

  • 解析:在葡萄糖负荷条件下,适量的葡萄糖负荷可刺激机体分泌适量胰岛素,增强存活心肌对18F标记脱氧葡萄糖(FDG)的摄取,因而存活心肌与坏死心肌对比度增加,存活心肌放射性浓聚,而坏死心肌无明显放射性分布。

  • [单选题]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可清楚显示下列心脏内部结构,但应除外()。
  • 三尖瓣隔瓣回声情况


  • [单选题]关于心肌缺血引起ST抬高机制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 细胞外Na+内流

  • 解析:严重缺血使细胞膜受损,细胞内K+外溢,使细胞内外K+浓度差进一步下降,静息膜电位水平降低,4相对应的TP段下移,ST段则相对抬高。

  • [单选题]关于起搏器电极导线极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单极起搏在心电图上表现为起搏脉冲信号幅度高

  • 解析:起搏器电极导线分为单极和双极,单极电极导线的顶端电极(-)与脉)中发生器的金属壳(+)组成单极起搏及感知,双极电极导线的顶端电极(-)与体部的环状电极(+)组成双极起搏及感知(两者相距5~10mm)。单极电极导线的特点是阴极和阳极之间距离较远,因而心电图上记录的起搏脉冲信号幅度高,形成的感知电场大,抗干扰性能差;双极电极导线的特点是阴极和阳极之间距离较近,因而心电图上记录的起搏脉冲信号幅度低,形成的感知电场小,抗干扰性能好。

  • [单选题]患者女性,31岁,心慌待查。心电图如图3-7-1所示,应诊断为()。
  • 窦性心动过速

  • 解析:P波、QRS波群及T波的形态、振幅和时限均正常,心率为122次/分,PP间距匀齐,故诊断为窦性心动过速。

  • [单选题]“二尖瓣型P波”可见于多种病理状态,但不包括()。
  • 右心功能不全

  • 解析:房间阻滞、左心房负荷增加、心房梗死、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等,均可引起“二尖瓣型P波”样心电图改变。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肺型P波”。

  • [单选题]患者男性,42岁,高脂血症。因突发胸痛不能缓解就诊,心电图如下图所示,应诊断为()。
  •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 解析:本图V1~V2导联R波消失,QRS波群呈Qs波,伴ST弓背向上抬高及T波倒置,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的表现。另外,Ⅱ、Ⅲ、aVF、V5~V6导联ST段下移,可能存在下侧壁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时常可见到肢体导联QRS波群电压降低。

  • [单选题]患者男性,47岁,胸闷。心电图如下图所示,应诊断为()。
  • 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 解析: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房率为145次/分。所有下传的PR间期均恒定,PR间期为0.26s,房室传导比例在2:1、3:1之间变化,这是由于心房率较快,第2、5、8、11、13、15个P波落入房室交界区相对不应期的临界相,心房率稍有变化,即可在2:1阻滞和3:1阻滞之间转换。心电图应诊断为窦性心动过速,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2:1~3:1下传),同时伴有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 推荐下载科目: 动态心电图题库 常见心电图的分析与鉴别题库 经食管心房调搏题库 体表心电图题库 心电学技术习题集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