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教育影响

题目:构成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

解析:学校教育活动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故选择A。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甲.乙、丙、丁四人在一起议论本班同学考研究生的情况。甲:"我班所有的同学都考研究生。"乙:"如果班长考,那么学习委员就不考。"丙:"班长考研究生。"丁:"我班有人不考研究生。"已知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假话,则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 甲说假话,学习委员没考

  • 解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甲和丁的话相矛盾,必有一真一假。则乙和丙说的都是真话。由丙的话为真可知班长考了,再由乙的话为真可推出学习委员没有考,故甲说了假话。故选择A项。

  • [单选题]某学生违反校规校纪,受到一个处分,经过一段时间教育,发现该生表现越来越好,为了巩固其良好行为,学校撤销了处分,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叫( )。
  • 负强化

  • 解析:负强化是指撤销一个消极刺激,使良好行为概率增加的强化。教师撤销处分,就是撤销厌恶刺激;增加良好行为的概率,就是表现越来越好。符合负强化的概念,故选择C。A选项,消退是指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因此,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D选项,正强化是指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

  • [单选题]前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A.正确B.错误
  • 解析:前摄抑制是指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是后摄抑制。

  • [单选题]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其中不包括( )。
  • 人格障碍心理

  • 解析: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失调心理和严重病态心理三个等级。

  • [单选题]"关键期"的存在表明了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的特征
  • 不平衡性

  •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差异性。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强调不同时期,人的发展速度不同,关键期是不平衡性的体现。故选择C。A选项,个别差异性,强调不同学生间存在差异;教学启示是因材施教,有的放矢。B选项,连续性,强调发展各个阶段相互衔接,阶段性与连续性现结合,量变与质变相结合。D选项,顺序性,强调发展过程是由低级到高级,有顺序的发展过程;教学启示是要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

  • [单选题]( )阶段是教师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性。
  • 关注学生

  • 解析:当教师进入关注学生阶段后,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故选择B。A选项,处于关注生存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等。C、D选项,不存在关注成绩、关注发展阶段这种说法,故排除C、D选项。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初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初中思想品德 教师资格证-初中历史与社会 教师资格证-初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初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音乐 教师资格证-初中英语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