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从症状发生之日向前推一个潜伏期即为()
正确答案 :C
暴露日期
解析:此题属于传染病流行病学中流行过程的基本内容,考查关于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潜伏期是指从病原体侵入机体起到开始出现临床症状的这段时间,流行病学意义之一是根据潜伏期推算受感染的日期,以追索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受感染日期+潜伏期之间→机体接触病原体→机体暴露病原体的日期,所以,答案C是最佳答案。
[单选题]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染源下列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正确答案 :E
经过乙脑流行季节的猪是该病的扩散宿主
解析:此题属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内容,考查该病的传染源问题。作为传染源的条件是必须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因此必须是感染了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猪才有可能成为传染源,但是经过乙脑流行季节的猪不一定是感染了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猪,故答案E的叙述是错误的。注意此题要求找出错误的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染源的叙述,所以答案E是最佳答案。答案B、C、D是答案A的原因。
[单选题]人类结核病的主要致病病原体是()
正确答案 :C
结核分枝杆菌
解析:本题考查关于结核分枝杆菌病原体知识。结核分枝杆菌对人类的感染率和致病率最高,牛型较少。C为正确答案。
[单选题]结核病防治策略是()
正确答案 :D
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病例发现;短程督导化疗;药物预防;切断传播途径
解析:本题简单,考查对结核病的防治策略和措施的掌握。由于结核病不存在母传被动免疫,应及早对新生儿进行卡介苗接种。及时发现肺结核患者,尤其是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并治愈患者是防止结核病传播和预防耐药结核产生的有效措施。所以病例发现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重要措施。此题选D。
[单选题]WHO建议的结核病病例发现途径是()
正确答案 :B
因症就诊
解析:WHO建议遵循因症就诊的被动发现原则,建立通畅的因症就诊渠道是发现结核患者的主要途径。因症就诊、转诊和因症推荐是实施DOTS策略地区肺结核患者发现的主要方式。正确答案为B。
[单选题]发现结核病传染源的主要方法是()
正确答案 :A
痰结核菌检查
解析:本题属于理解判断题,考查结核病病例发现相关知识。痰结核菌检查是发现传染源的重要手段,也是病原学诊断方法,其特异性高。痰标本除了收集患者就诊时的即时痰液外,还要收集患者次日的清晨痰液和夜间痰液进行检查。所以此题选A。
[单选题]随机选择5所幼儿园小班儿童,进行某种新流感疫苗的预防效果观察,随访3年结果表明95%的免疫接种者未患该病,由此研究者认为()
正确答案 :D
不能下结论,因未设对照组
解析:无比较组的研究不能下结论。
[单选题]1999年夏季某校发现急性肠道疾病流行,暴露总人口有4889人,经调查诊断发病共680例,试问在资料分析时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
正确答案 :B
发病率
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常用指标的理解。由于是对一个局部单位一段相对短的时间内疾病流行强度的描述,故应选B。
[单选题]普查中对400例有乳腺癌的妇女和400名正常妇女进行X线诊断,结果是前者中100例阳性,后者50例阳性。该试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正确答案 :C
25%、87.5%
[单选题]开展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常用方法不包括()
正确答案 :B
RCT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关于医院感染后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应用的掌握程度。RCT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它主要应用于治疗,诊断,筛检,预后以及病因研究,并不适合进行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