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8
题目:一家四口人年龄之和为149岁,其中外公年龄、母亲年龄以及两人的年龄之和都是平方数,而父亲7年前的年龄正好是孩子年龄的6倍。问外公年龄上一次是孩子年龄的整数倍是在几年前?
解析:解析外公、母亲年龄以及两人年龄之和都是平方数,根据常识及平方数可推出外公、母亲的年龄分别为64岁、36岁;4人年龄之和为149岁,父亲与孩子的年龄和为149-100=49岁;设孩子的年龄为x岁,则父亲的年龄为(49-x)岁,根据题意可列式子6x=49-x-7解得X=6岁。问几年前外公是孩子年龄的整数倍,有(64-N)与(6-N)是倍数关系,代入只有N=4满足条件,所以本题选B。考点:年龄问题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符合所给图形的变化规律的是()。
B
解析:解析本题考点为旋转和叠加。每行的第一个图形顺时针旋转45°和第二个图形叠加得到第三个图形,依此规律,第三行进行旋转和叠加后,故正确答案为B。考点:平面-位置
[单选题]随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逐渐进行高楼大厦,人们接触日光的机会变少,研究发现,日光是合成维生素D的必要条件,而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关键因素。因此有人得出结论:现代人更容患骨质疏松等因缺钙引起的疾病。
现代人饮食结构中的含钙食品比以前丰富很多
解析:解析题干由“日光是合成维生素D的必要条件,而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关键因素”得出“现代人更容易患骨质疏松等因缺钙引起的疾病”。B项说明可以从饮食中摄取必要的钙,因为不会患骨质疏松等疾病,削弱了题干观点;A、C两项均为无关项,不能削弱题干观点;D项“骨质疏松患者”和“患骨质疏松等缺钙引起的疾病”不是一个概念,削弱程度不及B项。故答案选B。考点:定义判断考点介绍:判断推理>定义判断
[单选题]2013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9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3%,高出GDP实际增速1.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2.3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4025元,占人家纯收入的45.2%,比上年名义增长16.8%,家庭经营纯收入3793元,占42.6%,名义增长7.4%,转移性收入784元,占8.9%,名义增长14.2%;财产性收入294元,占3.3%,名义增长17.7%。2013 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626元,同比增长9%,增幅比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增速快3.6个百分点。全年农民工总量26849万人,比上年增加 633万人,其中,本地农民工10284万人,增长3.6%;外出农民工16610万人,增长1.7%。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2609元,增长 13.9%。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7%。在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名义增长9.2%,经营净收入名义增长9.8%,财产性收入名义增长14.6%,转移性收入名义增长10.1%。2009—2013年我国居民收入情况
解析:解析 材料中给出了“2013年农村家庭经营纯收入3793元,名义增长7.4%”。故可根据公式:基期量=现期量/(1+增长率),可计算得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约为3793/(1+7.4%)≈3794/1.07≈3500+,故选B。 考点:数值计算型
[单选题]阅读全文,推断或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改革发展稳定连接着国家富强之梦与人民幸福之梦,由此可推断出,这与个人的幸福关系不大
解析:解析D项与最后一段的表述不符,所以错误。考点:细节判断题
[单选题]甲乙两辆车从A地驶往90公里外的B地,两车的速度比为5:6,甲车于上午10点半出发,乙车于10点40分出发,最终乙车比甲车早2分钟到达B地,问甲车是在何时追上乙车的?
15
解析:解析根据题意,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5:6,则两车从A到B所用的时间之比为6:5。乙车晚于甲出发10分钟,且比甲早到2分钟,即全程乙比甲快12分钟,即一个单位时间为12分钟。则乙全程用时12×5=60分钟=1小时,乙的速度即为90km/h,二者的速度差为90×1/6=15km/h,故正确答案为D。考点:行程问题
[单选题]假想防卫是指一个人由于想象和推测,在认识上产生了错误,把实际上不存在的紧迫危险误认为存在,因而错误的实行了防卫,造成他人无辜的损害。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假想防卫的是()。
某段高速公路上经常有抢劫情况发生。李某在本路段夜间开车行驶时,遇到正在执勤的警察刘某,刘某出示证件之后要求停车检查,李某由于没有夜晚看清刘某证件误认为是抢劫,便加速行驶将刘某撞伤。
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假想防卫的定义,人由于想象和推测,把实际上不存在的紧迫危险误认为存在,因而错误的实行了防卫,造成他人无辜的损害。A项孙某只是看见小张朝他家走来,便砸伤小张,小张朝他家走来分为两种情况,可能是路过,也可能是去孙某家,孙某并没有想象和推测直接将小张砸伤,明显A选项不太贴切;C项是没有想象和推测,发现刹车失灵是一个现实,而撞向老农;D项没有想象和推测,王某故意大骂钱某,而使得钱某打伤王某,是一个防卫挑拨;B项李某将警察刘某误认为是抢劫犯,而撞伤刘某,相对于A选项比较符合假想防卫的定义。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