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二个
题目: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上升常出现几个峰值
解析: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其外周血移植后中性粒细胞上升常出现二个峰值。第一次峰值即在中性粒细胞恢得到*0.5×109/L,平均出现在移植后11天,随后呈一度下降趋势,然后约在第3~4周时再次出现第二峰值,至后白细胞恢得正常。目前认为第一次中性粒细胞峰的出现是由于外周血中较晚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的结果;第二次峰值的出现则是由于较原始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结果。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自体骨髓移植不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排斥反应
解析:自体骨髓移植(简称:ABMT)是采取患者自身骨髓进行保存。在其相应时间内,用大剂量的放疗和/或化疗,以期最大限度地杀伤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然后再输回自体骨髓,恢复患者造血功能。此种移植不会出现排斥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简称:GVHD)等严重合并症,移植的骨髓容易植活。
[单选题]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须进行
以上均是
解析: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须进行供受者红细胞血型检测及HLA配型,包括:HLA-A、B、C、DR抗原分型,且供受者HLA相同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和淋巴细胞毒交叉试验。
[单选题]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动员剂应选择: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粒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解析:临床上应用动员剂进行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有以下几类:(1)重组人造血生长因子;(2)抗肿瘤化疗药物。采集前动员方案选择要根据恶性肿瘤的类型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对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粒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肿瘤细胞尤其是白血病细胞是否有刺激作用,目前尚难定论,因此对白血病或恶性淋巴瘤晚期等血液系恶性肿瘤作自身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时,以选择抗肿瘤化疗药物作为动员剂量为适宜;而对于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供者宜选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粒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单选题]单用G-CSF作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动员剂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至何值时才采集干细胞
(5.5-10.0)×109/L
解析:采集外周血干细胞时机选择在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化疗结束后2-3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至(1.0-2.0)×109/L时;倘若单用G-CSF动员宜在白细胞计数升至(5.5-10.0)×109/L时。血小板计数*50×109/L;外周血CD34阳性细胞*1%(正常为0.2*0.1%)。但采集时机仍需根据患者的当时情况而定。
[单选题]肝静脉闭塞病应有临床表现是
以上均是
解析:肝静脉闭塞病(简称:VOD)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性肝区疼痛或不适,腹部膨胀,重症可有黄疸、肝脏肿大,大量腹水。一般根据临床表现即可作出诊断。倘若高胆红质血症*42.75mmol/l(2.5mg/dl)并伴有下列三项中至少二项体征:即腹水、肝肿大和体重短期内升高*5%者即可确诊。为了减低VOD发生率,在预处理方案中尽量少用马利兰,TBI宜分次照射,这些均有助于减少对肝小静脉内皮细胞的损害。移植前曾患病毒性肝炎,GPT仍高者,接受移植要慎重。一旦发生此病,治疗尚无特殊方法,主要是护肝和对症治疗。预后极差。
[单选题]最易引起出血性膀胱炎的药物是
环磷酰胺
解析:最易引起出血性膀胱炎的药物是环磷酰胺。在预处理期间应用CTX的同时静脉给予汞乙磺酸钠(mesna),它可中和CTX的代谢产物丙烯醛对膀胱粘膜的损害。另外,必须大量均匀输液,输液量≥3500-4000ml/m2,碱化尿液(如5%碳酸氢钠)和利尿(如速尿等),可减少HC发生率。由CTX所致HC多属自限性,经适当处理后,极大多数患者能被治愈,只有极少数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行单纯膀胱术。
[单选题]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肿瘤复发可应用哪些治疗手段
以上均是
解析:肿瘤尤其是白血病第一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一年以上复发的患者是进行第二次移植最佳选择。对第一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患者第二次移植仍宜选择同种异基因HLA配型相同的供者骨髓,最好性别相同。另外,也可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细胞输注及白介素-2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