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1986年由国际移植学会发布的
题目:活体捐赠肾和尸体器官分配的准则是()。
解析:器官移植。识记题。此外建议关注我国现在正在征求意见的关于器官移植的法规文献。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关于医师的良心中,错误的是()。
是对他人医疗行为的评价能力
[单选题]医生行使干涉权不是针对()。
患者自主要求易诊时
[单选题]关于医患关系的性质,错误的是()。
医患关系双方因为医生处于主动一方,患者处于被动一方而成为不平等的人际关系
[单选题]下列符合临终关怀伦理要求的做法是()。
尽力满足临终患者的生活需求
解析:临终关怀的道德要求:(1)认识和理解临终患者:医务人员在认识临终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及行为反应的基础上,对患者的某些行为失常、情绪变化要予以理解。虽然医务人员的辛勤劳动也改变不了患者死亡的命运,但是面对心身巨大痛苦的患者仍应积极履行其道德义务,并以最真挚、亲切、慈爱的态度对待他们。同时,还要宽容大度,满足其合理要求,使患者始终得到精神上的安抚,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享受到优良的照护,在极大的宽慰中逝去。(2)保护临终患者的权益:有些临终患者未进入昏迷状态,仍具有情感、思维和想象力等,仍有自己的个人利益和权利。因此,医务人员应格外注意尊重与维护他们的利益和权利,如允许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参与治疗、护理方案的决定,在允许的范围内选择死亡方式,保守隐私的权利等。即使患者已处于昏迷状态,医务人员也要尊重临终患者清醒时留下的意愿和家属的代理或监护权。(3)尊重临终患者的生活:尽管死亡是生命运动发展的必然过程,但是临终患者仍有生活的权利,任何人都有尊重他们生活的道德义务。临终也是生活,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生活状态。尊重临终患者最后生活的需求实质是对患者人格的尊重,不能认为临终患者只是等待死亡而生活毫无价值。因此,医务人员要认识患者最后阶段生活的意义,并利用频繁与患者接触的机会进行交谈,指导患者理解生命弥留之际的意义,安慰和鼓励患者,使希望充满他们的最后生活。同时,医务人员要照顾临终患者的日常生活,给他们更多地选择自由,尽量满足合理要求;增加或安排患者与家属会面的机会和时间,让他们说完自己的心里话;让他们力所能及的参加活动,尽量帮助实现自我护理,以增加生活的乐趣,至死保持人的尊严等。总之.医务人员要像对待其他可治愈的患者一样,平等地对待临终患者,赋予他们临终生活的价值。(4)同情和关心临终患者的家属:在临终关怀中,医务人员有时会面对家属的应激情绪和行为,此时要能够设身处地地予以理解和同情,使他们的伤感情绪得以缓解。同时,医务人员还要关心和体贴其家属,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针对他们悲伤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冲淡忧郁的气氛;帮助他们安排好陪伴患者期间的饮食、休息,以减少精神和体力上的疲劳;经常与他们交谈,增加其合作的信任等。另外,针对家属希望自己亲人在临终阶段得到最好的照顾和尽到"孝心""爱心"的愿望,医务人员要做好患者心身两方面的照护,让家属放心,并对家属提出的愿望尽力满足,如支持并指导家属为患者做些力所能及的护理工作,让其心灵受得到慰藉,患者也享受到了天伦之乐;安排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让患者和家属谈谈心里话、交代遗言等,充分表达相互的感情,使其感到满足而心中无憾。
[单选题]以下选项中,关于人体实验的第二个国际性著名伦理文件是()。
《赫尔辛基宣言》
解析:1964年在芬兰的赫尔辛基召开的第18届世界医学大会上通过了《赫尔辛基宣言》,并且在1975~2000年进行了多次修改,它是在第一份关于人体实验的文献--《纽伦堡法典》的基础上制定的关于人体实验的第二个国际文件,它比《纽伦堡法典》更加全面、具体和完善。故本题答案是C。
[单选题]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应当如实向患者告知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这是()。
患者的权利
解析: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应当如实向患者告知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这是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利所赋予患者的。故本题答案是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