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题目:白血病患者行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白血病复发率比自身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解析:在体外应用物理、化学、生物免疫学方法分离和杀灭外周血干细胞中混杂的肿瘤细胞。对自身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否则,肿瘤复发率比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高得多。净化方法有二种: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然而,目前还不能完全分离和杀灭外周血干细胞中混杂的肿瘤细胞。因此,白血病患者行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白血病复发率比自身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低。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造血干细胞移植根据干细胞采集的部位可分为:
  • 以上均是

  • 解析:造血干细胞移植(SCT)根据干细胞采集的部位可分为骨髓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胎肝造血干细胞移植。

  • [单选题]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须进行
  • 以上均是

  • 解析: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须进行供受者红细胞血型检测及HLA配型,包括:HLA-A、B、C、DR抗原分型,且供受者HLA相同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和淋巴细胞毒交叉试验。

  • [单选题]临床上利用净化方式有
  • 以上均是

  • 解析:所谓净化是利用正常造血干细胞与肿瘤细胞的生物差异,在体外尽可能地灭活肿瘤细胞,而保留足够移植数量的正常造血干细胞。净化方法分为两大类:即负净化也称阴性选择:将肿瘤细胞从移植物中清除掉;正净化也称阳性选择:将正常造血干细胞从移植物中分离纯化。临床上应用方法多为负净化。但无论是物理学、生物学或其他方法都还不够理想。

  • [单选题]导致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系供者
  • T淋巴细胞

  • 解析: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系供者造血干细胞在患者体内植活后,其免疫活性细胞(主要是T淋巴细胞)被受体抗原致敏而增殖分化,直接或间接攻击受体细胞,使受体产生一种全身性疾病。虽然供受者HLA相合,但由于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的多态性,有50~60%患者移植后仍发生GVHD。GVHD并非所有靶器官同时受累,其受累程度亦有差别。急性GVHD的主要靶器官是淋巴系统,皮肤、肝和消化道。而慢性GVHD均为皮肤受累,但指甲、粘膜、牙、眼、肝和肌肉等也可受累。

  • [单选题]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的晚期并发症
  • 以上均是

  • 解析: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的晚期并发症有白内障、白质脑病、甲状腺功能低下、性腺功能低下、儿童生长发育迟缓、以及继发第二肿瘤等,这些发症可能均与预处理时大剂量化疗有关。

  • [单选题]何原因导致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复发率高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 以上均是

  • 解析: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是影响患者长期无病生存的重要原因,并且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疾病(尤其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复发率明显高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特别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仅获部分缓解(PR)者终将复发。其主要原因:(1)治疗后仍残留肿瘤细胞;(2)缺乏GVHD;(3)移植物被肿瘤细胞污染。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第八章输血相关性疾病题库 第七章输血不良反应题库 第六章造血干细胞移植题库 第五章造血细胞因子题库 第九章特殊情况的输血题库 第十章输血与感染及肿瘤复发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