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某研究人员开展多环芳烃危险度评价的工作。其中一个步骤是确定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进入人体后是否对机体产生肿瘤诱发等有害效应。这属于()。
  • 正确答案 :E
  • 危害鉴定

  • 解析:环境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危险度评价一般分四个阶段进行:①危害鉴定。危害鉴定是危险度评价的第一阶段,即定性评价阶段。通过毒理学研究和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所得资料,可判断某物质对各种生物系统和人的毒性和危害性。②暴露评定。估计人群对化学物质暴露强度、时间和程度。是否对机体产生有害效应。根据危险人群(暴露组)暴露于某物质的量求得。全面掌握暴露特征是十分重要的。暴露特征包括有毒物质理化特性及其释放情况、在环境中的转归与分布、暴露途径、暴露浓度、暴露持续时间和暴露人群的特征等。③剂量一反应关系评定。剂量一反应关系是指一定剂量的化学或物理因素与机体接触后,产生某种效应的个体数在群体中所占比率。它是危险度评价的核心部分,也是定量评价阶段的开始。④危险度特征分析。危险度特征分析是危险度评价的最后阶段。通过计算求得危险人群(暴露组)的反应率,即该人群的健康危险度。

  • [单选题]食物中毒具有以下特征除了()。
  • 正确答案 :C
  • 人与人之间具有传染性


  • [单选题]以下是食物中毒的主要预防措施,但不包括()。
  • 正确答案 :C
  • 对从业人员进行预防接种


  • [单选题]铅及其化合物主要以下列哪种形式进入人体()。
  • 正确答案 :D
  • 粉尘、烟或蒸气


  • [单选题]防止职业病发生的根本措施是()。
  • 正确答案 :E
  • 将生产环境有害因素浓度或强度控制在职业接触限值以下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2型糖尿病可能的危险因素()。
  • 正确答案 :C
  • 缺少运动


  • [单选题]某县人口50万,约80%居民以河水为饮用水,该县设有一传染病科的综合医院,其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水中。该县1986年1~11月份伤寒发病人数达1063例,超过该县历史(1958~1985年)同期发病人数的6.9倍。初步调查,发现患者集中于河水排污口的下游地带。这一地区居民饮用河水者的伤寒发病率为6.5%,而饮用地下水者的伤寒发病率为0.62%。
  • 正确答案 :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推荐科目: 传染科题库 儿科题库 康复医学题库 耳鼻咽喉科题库 社区卫生服务题库 精神科题库 眼科题库 中医科题库 全科医师习题集题库 公共卫生服务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