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史料实证
题目:某教师在进行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三大发明传播的教学中,发给学生相应的文献资料,要求学生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并在地图上标出路线。这一教学活动培养的能力主要是( )。
解析:根据题干"发给学生相应文献资料,要求学生分析资料"可知,教师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文献资料,得出三大发明的传播路线并予以标记,意在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A.D两项观点片面,C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同治年间,章京周家楣回奏总理衙门:“其中外办罪,生死出入,不得其平,拟请定约时将中外命案定一公例,凡系交涉之案彼此照办,以得其平,于条约内载明遵守。”导致“中外办罪……不得其平”的原因是( )。
列强攫取了领事裁判权
解析:从材料中“同治年间”“中外办罪”“不得其平”等内容即可判断,列强通过领事裁判权获得法律上的特权.导致“中外办罪”“不得其平”。故选择D项。
[单选题]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反映了人格的( )
稳定性
解析:人格具有稳定性、复杂性、综合性、独特性等特征。"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表明了人格的稳定性。
[单选题]周老师入职以来,积极参加市里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及培训活动,跟踪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学习新知识新方法,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这表明周老师具有( )。
终身学习的意识
解析: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求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题目中,周老师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正是终身学习的体现。故选择B。
[单选题]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德智体"三育论思想的学者是( )。
严复
解析:严复主张"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强调体育、智育、德育并重,他是我国近代最早系统论述"三育强国"的教育家,第一次明确论证了德智体三育的关系。D项,蔡元培民国教育家,主要教育观点:五育并举一一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美育代替宗教;北大校训一一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学办学思想一一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教育独立思想。
[单选题]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解析: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时间为1949年,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是在1984年,扩大基层民主选举是通过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现的,只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1954年的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确立的。
[单选题]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命题学习。( )A.正确B.错误
解析:命题学习,实质上是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掌握由几个概念联合所构成的复合意义。其复杂程度高于概念学习。命题学习必须以概念学习和符号学习为前提。符号学习,又称代表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它们代表什么。包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地理信息、词汇、图标等的学习。概念学习,即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
[单选题]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实际上是( )。
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解析:学习动机存在一个动机最佳水平,即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效率随学习动机强度增大而提高,直至达到学习动机最佳强度而获最佳,之后则随学习动机强度的进一步增大而下降。
[单选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揭示了教育的( )。
个体功能
解析:《礼记》上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句话的原意是讲教育的重要性,"琢玉"是比喻,揭示了教育的个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