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题目:百会位于()
解析:考点:1.腰阳关:第四腰椎棘突下。月经不调,遗精,阳萎,腰骶痛,下肢痿痹。2.大椎在后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热病、疟疾、咳嗽、气喘、骨蒸盗汗、癫痫、头痛项强、肩背痛、腰脊强痛、风疹。3.哑门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1颈椎下。暴喑、舌强不语、癫狂痫、头痛、项强。4.百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头痛、眩晕、中风失语、癫狂、脱肛、泄泻、阴挺、健忘、不寐。5.神庭在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头痛、眩晕、失眠、鼻渊、癫痫。6.水沟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昏迷、晕厥、癫狂痫、小儿惊风、口角?斜、腰脊强痛。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小肠的下合穴是()
下巨虚
解析:小肠的下合穴是下巨虚。上巨虚是大肠的下合穴;足三里是胃的下合穴;阳陵泉是胆的下合穴;委中是膀胱的下合穴。故本题选B。
[单选题]循行既到目内眦又到目外眦的经脉是()
[单选题]腧穴的分类是()
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
[单选题]位于肘区,屈肘呈直角,在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凹陷处的腧穴是()
曲池
[单选题]太渊穴在()
腕横纹上桡动脉桡侧
解析:考点:1.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主治肘臂挛痛、哮喘、胸胁胀痛、小儿惊风。2.太渊:腕掌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主治咳嗽、气喘、乳胀、咽喉痛、手腕痛。3.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主治咳嗽、气急、头项强痛、牙痛。4.鱼际位于第一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主治咳嗽咳血,咽喉肿痛,失音,发热。5.少商:拇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主治中风昏扑、手指挛痛、小儿惊风。上,通过一、二掌骨之间(合谷),向上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膜与拇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处,沿前臂前方至肘部外侧,再沿上臂外例前缘,上走肩端,沿肩峰前缘,向上出于颈椎"手足三阳经聚会处"大椎,再向下进入缺盆(锁骨上窝),联络肺脏,通过横膈,属于大肠。缺盆部支脉:上走颈部,通过面颊,进入下齿龈,回绕至上唇,交叉于人中,左脉向右,右脉向左,分布在鼻孔两侧(迎香),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单选题]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腧穴是哪个()
解析:考点:1.五输穴:足十二位脉之气出入之所,具有治疗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病变的作用。2.原穴:是脏腑的原气输注、经过、留止的部位。3.络穴:是络脉由经脉别出部位的腧穴,也是表里两经联络之处,具有主治表里两经有关病症的作用。4.输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之处,均位于腰脊部,俞为阳,是阴病行阳的重要处所。5.募穴:是脏腑之气汇集之处,均位于胸腹部。募为阴,是阳病行阴的重要处所。6.八脉交会穴:是八脉与十二经脉相交会的8个腧穴,均分布于腕踝部以下,具有主治奇经病证的作用。7.八会穴:是人体脏、腑、气、血、筋、脉、骨、髓之精气聚会处的8个输穴。对各自相应脏腑、组织等病症具有特殊治疗作用。8.郄穴:常用于治疗本经循环部位及其所属脏腑的急性病证。
[单选题]以上各组经脉中,皆与胃相联系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