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1460
题目:甲公司2012年实现利润总额为2000万元,当年实际发生工资薪酬比计税工资标准超支160万元,由于会计采用的折旧方法与税法规定不同,当期会计上比税法规定少计提折旧100万元。2012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贷方余额为50万元(由固定资产引起);年末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500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4700万元。除上述差异外没有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和差异。甲公司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2012年的净利润为()万元。
解析:当期所得税=(2000+160-100)×25%=515(万元),递延所得税费用=(5000-4700)×25%-50=25(万元),所得税费用总额=515+25=540(万元),净利润=2000-540=1460(万元)。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甲公司为一上市公司,2013年12月16日,经股东大会批准,公司向其100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200份股票期权,这些职员自2014年1月1日起在该公司连续服务3年,即可以每股10元的价格购买200股股票,从而获益。甲公司2013年12月16日每份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为15元,2014年1月1日每份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为13元,2014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每份16元。第一年有10名职工离开企业,甲公司预计三年中离职总人数将会达到30%。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14年应确认增加的资本公积金额是()元。
70000
解析:2014年应确认的资本公积增加额=100×(1-30%)×200×15×1/3=70000(元)
[单选题]某企业当期净利润为600万元,投资收益为100万元,与筹资活动有关的财务费用为50万元,经营性应收项目增加75万元,经营性应付项目减少25万元,固定资产折旧为40万元,无形资产摊销额为10万元。假设没有其他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该企业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万元。
500
解析:企业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00-100+50-75-25+40+10=500(万元)
[多选题]甲公司2013年实现利润总额40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当年发生与所得税有关的事项如下:(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100万元,税法规定此变动确认金额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2)转回存货跌价准备150万元,税法规定,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3)根据税法规定,当期内部研发形成无形资产需要在原摊销额的基础上再加计扣除200万元;(4)当年因购建儿童图书馆,收到政府无偿拨付的款项1500万元,图书馆至年底尚未完工,税法规定,此收益应计入当期损益。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甲公司2013年应交所得税为1287.5万元
甲公司2013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费用为-337.5万元
甲公司2013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为337.5万元
解析: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事项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00万元,对应的科目为其他综合收益,不影响利润总额;事项二,转回存货跌价准备,此时转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50万元;事项三,会计上对于收到的政府补助应该确认为递延收益,而税法上不确认递延收益,而是直接确认为收入,递延收益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1500-1500=0,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甲公司2013年应交所得税=(4000150-200+1500)×25%=1287.5(万元)甲公司2013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1500×25%-150×25%=337.5(万元)甲公司2013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100×25%=25(万元)甲公司2013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费用=-337.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