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目前在抗休克治疗中缩血管药物的使用原则不包括()
正确答案 :A
用于休克期血压降低不明显者
解析:缩血管药物因有进一步减少微循环血液灌流量的特点,故目前不主张在各类休克抢救中作为常规使用,特别是低血容量性休克进入休克期患者。但是缩血管药物应用仍有其适应证,对于过敏性休克和神经源性休克可作为首选药物;此外,在紧急情况下,血压过低,补液又不能立即纠正时,暂时使用升压药,对维持心脑血液供应是有益的;对于感染性休克和心源性休克的高动力型,也可以作为综合治疗的手段之一。
[单选题]失血性休克的"5P"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E
瘫痪paralysis
解析:5P指的是:皮肤苍白、冷汗、虚脱、脉搏细数和呼吸困难,瘫痪不属于5P。
[单选题]女性,60岁。上腹痛2天,2天前进食后1小时上腹正中隐痛,逐渐加重,呈持续性,向腰背部放射,仰卧、咳嗽或活动时加重,伴低热、恶心、频繁呕吐,吐出食物、胃液和胆汁,吐后腹痛无减轻,多次使用镇痛药无效。既往有胆石症多年,无明确的肝病史。查体:体温39℃,脉搏104/分钟,呼吸30/分钟,血压90/50mmHg,意识淡漠,侧卧位,皮肤干燥,上腹部轻度肌紧张,压痛明显,可疑反跳痛,未触及肿块,Murphy征阴性,肝肾区无明显叩击痛,移动性浊音可疑阳性,肠鸣音稍弱,双下肢不肿。化验: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22×109/L,中性粒细胞86%,淋巴细胞14%,血小板110×109/L,血清尿素氮7.0mmol/L,尿蛋白(±),红细胞2~3个/高倍,尿淀粉酶32U(Winslow法),腹部X线平片未见膈下游离气体和液平,肠管稍扩张。
正确答案 :
[单选题]创伤性休克晚期()
正确答案 :D
BP↓,CO↑,CVP↑,TPR↓
解析:1.心源性休克的始动环节是心排血量急剧减少,心脏不能将回流的血液搏出,故中心静脉一般升高,由于交感兴奋,外周阻力一般也升高。2.过敏性休克是由于变应原再次进入致敏机体,与细胞膜表面的IgE抗体结合,使肥大细胞释放出大量的组胺。造成微动脉及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因而外周阻力降低,组胺还可以使微静脉收缩,从而使微循环淤血,回心血量减少,中心静脉压降低,心排血量锐减。3.高动力性感染性休克时,体内的扩血管物质如:组胺、激肽等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β受体兴奋使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因而回心血量增多,中心静脉压升高,虽然心排血量增加,但是组织细胞缺氧仍存在。4.低血容量休克由于血容量减少,回心血量减少,中心静脉压降低,心排血量降低,血压下降引起交感兴奋,外周阻力升高。5.创伤性休克晚期一般继发了严重的感染,归属于感染性休克。
[单选题]影响心肌灌流量的因素主要是()。
正确答案 :B
动脉舒张压
[单选题]重度低渗性缺水,已有休克,抢救时一般先输入下列液体中的()
正确答案 :D
5%氯化钠溶液200~300ml
解析:低渗性缺水出现休克者,应补足血容量,改善微循环和组织器官的灌流,可先给5%氯化钠溶液200~300ml,尽快纠正血钠过低,恢复细胞外液量和渗透压,使水从水肿的细胞内向外移,故选D。
[单选题]患者女,40岁。双股部挤压伤,经初步抗休克处理后,病人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吸纯氧未能改善呼吸,检查:无发绀,肺部无啰音,胸透无异常发现,首先应考虑()
正确答案 :D
呼吸窘迫综合征
解析:双下肢挤压伤,患者吸气性呼吸困难,考虑脂肪栓塞引起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窘迫综合征指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等肺内外袭击后出现的以肺泡毛细血管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极度呼吸困难、青紫、心率增速,不能用通常的吸氧疗法改善,X线透视肺部早期无异常。病情危重,需要积极抢救。故本题答案为D。
[单选题]心源性休克患者心率慢,宜选用()
正确答案 :C
多巴酚丁胺
解析:充分扩容后血压相对平稳可用血管扩张剂酚妥拉明,故题1选B。多巴酚丁胺对心肌有正性肌力作用,适用于心源性休克心率慢者,故题2选C。顽固性休克多为感染性休克所致,可试用糖皮质激素,一般主张大剂量短期应用,故题3选E。
[单选题]常规抗休克措施应用后血压仍不理想的顽固性休克患者,必要时可试用哪种药物治疗()
正确答案 :E
糖皮质激素
解析:酚妥拉明、多巴酚丁胺、毛花苷C都属于常规抗休克措施。对于顽固性休克,可试用糖皮质激素,机制未明,可能与糖皮质激素的抗炎症、强心作用有关,也因为它是应急状态下机体内量增加较多的激素。故27题选E。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