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文化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在形成之中的“将成之物”,所以先秦、汉魏时代的人们看到 的中国文化跟我们今天看到的并不相同

题目:我们所说的文化并不等于已经铸就的、一成不变的“文化的陈迹”,而是要在永不停息的时间长流中,不断以当代意识对过去的“文化既成之物”加以新的解释,赋予新的含义。因此,文化应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正在形成的“将成之物”。显然,先秦、汉魏、盛唐、宋朝和我们今天对于中国文化都会有不同的看法,都会用不同时代当时的意识对之重新界定。毋庸置疑,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所谓当代意识不可能不被各种外来意识所渗透。 事实上,任何文化都是在他种文化的影响下发展成熟的,脱离历史和现实状态去“寻根”,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就不可能也无益处。正如唐宋时期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影响,复归为先秦两汉时代的中国一样。因此我们用以和世界交流的,应该是经过当代意识诠释的、能为现代世界所理解并在与世界交流中不断变化和完善的中国文化。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

解析:本题为细节判断题。A项,根据原文“我们所说的文化并不等于已经铸就的、一成不变的‘文化的陈迹’,而是要在永不停息的时间长流中,不断以当代意识对过去的‘文化既成之物’加以新的解释,赋予新的含义。因此,文化应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正在形成的‘将成之物’”可知,当代意识是不可能完全脱离“文化既成之物”去另外创造新文化的。A项错误。B项,根据原文“先秦、汉魏、盛唐、宋朝和我们今天对于中国文化都会有不同的看法,都会用不同时代当时的意识对之重新界定”可知,B项说法正确。C项将原文中的表述“当代意识不可能不被各种外来意识所渗透”偷换为“很难没有外来的成分”,由绝对变相对,偷换了范围,错误。D项,原文的意思为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唐宋时期的文化不同于先秦两汉时期的文化,但是并未说先秦两汉时期的文化就是“纯粹的中国文化”。根据原文“任何文化都是在他种文化的影响下发展成熟的”可知,并不存在纯粹的中国文化。D项说法错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在生产的目的方面,社会主义社会与私有制社会的本质区别表现在(  )。
  • 共同富裕还是部分人富裕

  • 解析:【答案】C。解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现目标就是使全体社会成员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指社会全体成员都过上富裕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促使其体力、智力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最终实现目标。共同富裕的实现要经历一个过程:部分地区和部分劳动者逐步“先富”,由点到面,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最后达到共同富裕。从这个角度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长远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社会与私有制社会在生产目的方面的本质区别。

  • [单选题]某旅游团希望在杭州西湖欣赏“雷锋(塔)夕照”的同时,也领略“月到中天(月亮高度最 大).水面风来”的情境。(注:月球公转周期为30天,农历初一月球在天空中的视位置最靠近太阳)。完成{TSE}题。 {TS}若该旅游团在某日16时左右看到了“月到中天”,则该日是农历(  )。
  • 初五

  • 解析:【答案】B。解析:l6时在日落之前,正午之后。正初一日、月同升同落,而正月十五日升月落、日落月升,中间相隔l4天,而“月到中天”的时间约相差12个小时。故16时左右看到“月到中天”。该日是农历初五。

  • 推荐下载科目: 村官 国家公务员 教师公开招聘 事业单位 政法干警 选调生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