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BP↓,CO↓,CVP↓,TPR↑

题目:低血容量性休克()

解析:1.心源性休克的始动环节是心排血量急剧减少,心脏不能将回流的血液搏出,故中心静脉一般升高,由于交感兴奋,外周阻力一般也升高。2.过敏性休克是由于变应原再次进入致敏机体,与细胞膜表面的IgE抗体结合,使肥大细胞释放出大量的组胺。造成微动脉及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因而外周阻力降低,组胺还可以使微静脉收缩,从而使微循环淤血,回心血量减少,中心静脉压降低,心排血量锐减。3.高动力性感染性休克时,体内的扩血管物质如:组胺、激肽等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β受体兴奋使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因而回心血量增多,中心静脉压升高,虽然心排血量增加,但是组织细胞缺氧仍存在。4.低血容量休克由于血容量减少,回心血量减少,中心静脉压降低,心排血量降低,血压下降引起交感兴奋,外周阻力升高。5.创伤性休克晚期一般继发了严重的感染,归属于感染性休克。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目前在抗休克治疗中缩血管药物的使用原则不包括()
  • 用于休克期血压降低不明显者

  • 解析:缩血管药物因有进一步减少微循环血液灌流量的特点,故目前不主张在各类休克抢救中作为常规使用,特别是低血容量性休克进入休克期患者。但是缩血管药物应用仍有其适应证,对于过敏性休克和神经源性休克可作为首选药物;此外,在紧急情况下,血压过低,补液又不能立即纠正时,暂时使用升压药,对维持心脑血液供应是有益的;对于感染性休克和心源性休克的高动力型,也可以作为综合治疗的手段之一。

  • [单选题]休克早期循环血管收缩的主要机制是()
  • 儿茶酚胺增加

  • 解析:休克早期循环中的儿茶酚胺显著增加,使得微循环血管收缩。

  • [单选题]女性,29岁,下腹剧痛伴头晕、恶心2小时,于2000年11月5日急诊入院。平素月经规律,4~5/35天,量多,无痛经,末次月经2000年9月17日,于10月20日开始阴道出血,量较少,色暗且淋漓不净,4天来常感头晕、乏力及下腹痛,2天前曾到某中医门诊治,服中药调经后阴道出血量增多,但仍少于平时月经量。今晨上班和下午2时有2次突感到下腹剧痛、下坠,头晕,并昏倒,遂来急诊。月经14岁初潮,量中等,无痛经。25岁结婚,孕2产1,末次生产4年前,带环3年。既往体健,否认心、肝、肾等疾病。查体:体温36℃,脉搏102/分钟,血压80/50mmHg,急性病容,面色苍白,出冷汗,可平卧。心肺无异常。外阴有血迹,阴道畅,宫颈光滑,有举痛,子宫前位,正常大小,稍软,可活动,轻压痛,子宫左后方可及8cm×6cm×6cm不规则包块,压痛明显,右侧(-),后陷凹不饱满。化验:尿妊娠(±),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10.8×109/L,血小板145×109/L。B超:可见宫内避孕环,子宫左后7.8cm×6.6cm囊性包块,形状欠规则,无包膜反射,后陷凹有液性暗区。

  • [单选题]患者,男性,19岁,外出务工,不慎从高处坠落,事发后由他人救起。急救现场体检:面色苍白、脉搏细弱,四肢冷、出汗,左耻骨联合及大腿根部大片瘀斑、血肿。血压:65/50mmHg,心率:125/分钟,体温:36.8℃。伤后送医院,途中患者渐转入昏迷,皮肤瘀斑,最终死亡。

  • [单选题]心源性休克()
  • BP↓,CO↓,CVP↑,TPR↑

  • 解析:1.心源性休克的始动环节是心排血量急剧减少,心脏不能将回流的血液搏出,故中心静脉一般升高,由于交感兴奋,外周阻力一般也升高。2.过敏性休克是由于变应原再次进入致敏机体,与细胞膜表面的IgE抗体结合,使肥大细胞释放出大量的组胺。造成微动脉及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因而外周阻力降低,组胺还可以使微静脉收缩,从而使微循环淤血,回心血量减少,中心静脉压降低,心排血量锐减。3.高动力性感染性休克时,体内的扩血管物质如:组胺、激肽等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β受体兴奋使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因而回心血量增多,中心静脉压升高,虽然心排血量增加,但是组织细胞缺氧仍存在。4.低血容量休克由于血容量减少,回心血量减少,中心静脉压降低,心排血量降低,血压下降引起交感兴奋,外周阻力升高。5.创伤性休克晚期一般继发了严重的感染,归属于感染性休克。

  • [单选题]能反映体表血液灌注的指标是()。
  • 皮肤温度、色泽


  • 推荐下载科目: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题库 重症哮喘题库 急性肾损伤与肾衰竭题库 误吸题库 危重病人的监测技术、结果解读与综合分析题库 营养支持题库 中毒题库 休克题库 日射病题库 内分泌监测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