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CD

乳腺增生病 乳腺癌 乳房纤维腺瘤

题目:乳房外上象限肿块,常见的疾病有:()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哺乳期妇女,因近期乳房明显增大且发硬来诊。查体见:T36.8℃两侧乳房均明显增大,皮肤充血,发红,且触之热,整个乳房肿大且扪之发硬,未触及明显的局限性肿块,则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炎性乳癌

  • 解析:炎性乳癌(Inflammatorybreastcancer)是乳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常发生于年轻、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极少数可发生于男性。其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快。与一般乳腺癌不同,炎性乳癌没有明确的肿块,因此通常通过乳腺造影或超声检查不易发现。[br]症状听语音[br]其症状和体征与乳腺炎相似。由炎性乳癌引起的乳腺改变发生于乳头及其周围区域。其它的症状包括:乳房迅速增大、发红、持续瘙痒、皮温升高。皮肤活检在皮下淋巴组织发现癌细胞可确诊。[br]炎性乳癌与急性乳腺炎的区别[br]①两者均可见到乳房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但急性乳腺炎时病变可较局限,亦可较广泛,颜色为鲜红,皮肤呈凹陷*水肿;而炎性乳癌时皮肤改变广泛,往往累及整个乳房,其颜色为暗红或紫红色,皮肤水肿呈“橘皮样”外观;[br]②两者均可见到腋下淋巴结肿大,但急性乳腺炎的淋巴结相对比较柔软,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推之活动性好;而炎性乳癌的淋巴结大而硬,与皮肤及周围组织粘连,用手推之不活动;[br]③从全身症状来看,急性乳腺炎常有寒战、高热等明显的全身性炎症反应;而炎性乳癌通常无明显全身炎症反应,如伴有发热,则为低热或中等热度;[br]④从病程来看,急性乳腺炎病程短.

  • [单选题]在发生骨转移的肿瘤中,原发病灶以下列哪项为最多见()
  • 乳腺癌


  • [单选题]乳腺癌出现表面皮肤凹陷的机制是()
  • 癌肿侵犯Cooper韧带使其收缩


  • [单选题]下列哪项表现不属于Ⅱ期乳腺癌()
  • 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 [单选题]乳腺癌钼靶X线的表现为()
  • 高密度影肿物,边缘呈毛刺状,可见小簇状、沙砾样钙化

  • 解析:乳腺癌在钼靶上的重要表现首先是乳房内高密度肿块,多表现为边缘有毛刺状浸润表现,可见小叉状、沙砾状、成簇的钙化点。腋窝淋巴结有肿大者也可以在钼靶的斜位片上显示。其中某些乳腺癌可仅以成簇的钙化点为表现。乳腺的良性肿物钼靶影像主要为质地均匀中等密度肿物,边缘光滑,如有钙化则主要为圆圈、小斑片的钙化。

  • [单选题]恶性程度最高的乳腺癌是()
  • 炎性癌

  • 解析:炎性乳癌常发生于年轻妇女,癌细胞迅速浸润整个乳房,在乳房皮肤淋巴网内扩散,引起炎性征象。该病转移广,发展快,病人常于一年内死亡,在乳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

  • [多选题]预防急性乳炎的方法是:()
  • 防止乳汁淤积

    保持乳头清洁

    治疗乳头破损

    注意婴儿口腔卫生


  • [单选题]女性,50岁。2天前无意中发现右乳外上象限包块,约4cm×5cm大小,皮肤稍凹陷,右腋窝可及直径1cm淋巴结,质硬,活动度可。

  • [单选题]女性,65岁。因发现右侧乳房近乳头处包块半年来院就诊。既往体健。查体:右侧乳腺外上象限近乳头处可触及约3cm×1.5cm质硬包块,无压痛,边界尚清,局部皮肤稍凹陷。腋窝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
  • 解析:1.乳腺钼靶X线的表现为高密度影肿物,边缘呈毛刺状,可见小簇状、沙砾样钙化。2.乳腺癌在钼靶上的重要表现首先是乳房内高密度肿块,多表现为边缘有毛刺状浸润表现,可见小叉状、沙砾状、成簇的钙化点。腋窝淋巴结有肿大者也可以在钼靶的斜位片上显示。乳腺包块穿刺活检病理报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3.手术治疗后,病理结果为:右乳腺外上象限包块大小为3cm×2cm,浸润性导管癌,右腋下淋巴结可见癌转移1/35.患者切口已拆线,愈合良好。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雌激素、孕激素受体均为阳性,HER-2表达阴性。

  • 推荐下载科目: 骨科题库 心胸外科题库 骨肿瘤题库 腰椎间盘突出症题库 甲状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题库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题库 颅内、椎管内血管性疾病题库 胆囊结石题库 围手术期处理题库 腹外疝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