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某新建房屋采用框架结构,根据地勘资料,其基底自然土层的有关物理指标为:含水量w=22%,液限wL=30%,塑限wP=17%,压缩系数a1-2=0.18MPa-1。

解析:1.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4.1.9条,塑性指数I=w-w=30-17=13为黏性土,10<I<17为粉质黏土。2.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4.1.10条,液限;0.25<I<0.75,粘性土的状态为可塑。3.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4.2.6条,0.1MPa-1<a=0.18MPa-1<0.5MPa-1,该基底自然土层的土为中压缩性土。4.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6.3.7条,框架结构在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压实系数λ≥0.97;又根据注1,压实系数为填土的实际干密度ρ与最大干密度ρd之比,故ρ≥0.97×1.7=1.65t/m。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关于基础构件配筋的要求,其中何项是不正确的?()[2007年真题]
  • 打入式预制桩的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6%

  • 解析:B项,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8.4.15条,梁板式役基的底板和基础梁的配筋除满足计算要求外,纵横方向的底部钢筋尚应有不少于1/3贯通全跨,顶部钢筋按计算配筋全部连通,底板上下贯通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0.15%,正确;C项,根据第8.4.16条,柱下板带中,柱宽及其两侧各0.5倍板厚且不大于1/4板跨的有效宽度范围内,其钢筋配置量不应小于柱下板带钢筋数量的一半,且应能承受部分不平衡弯矩,平板式筏基柱下饭带和跨中板带的底部支座钢筋应有不少于1/3贯通全跨,顶部钢筋应按计算配筋全部连通,上下贯通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15%,正确;D项,根据第8.5.3条第7款,桩的主筋配置应经计算确定;预制桩的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8%(锤击沉桩)、0.6%(静压沉桩),预应力桩不宜小于0.5%;灌注桩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2%~0.65%(小直径桩取大值);桩顶以下3~5倍桩身直径范围内,箍筋宜适当加强加密;错误。

  • [单选题]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采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承台底面埋深1.4m,管桩直径0.4m;地下水位在地表下2m。当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所需的土体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均示于下图中。[2009年真题]提示:本题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作答。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高层建筑、高耸结构与横向作用题库 砌体结构与木结构题库 地基与基础题库 钢结构题库 钢筋混凝土结构题库 二级结构工程师总则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