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吮指习惯使前牙出现间隙

题目:女,6岁,主诉上中切牙萌出2/3,牙冠远中倾斜,中间2mm的间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婴儿男,出生5天,啼哭拒食,口腔粘膜出现微凸的软白小点,擦去后可露出出血面,拟诊()
  • 婴儿雪口


  • [单选题]奶瓶龋主要发生的位置是()
  • 上颌乳切牙的唇面

  • 解析:奶瓶龋主要发生于上颌乳切牙的唇面,且较快发展成广泛性龋。但奶瓶龋少见于下颌乳前牙,可能与吸吮时下颌、下唇的运动、瓶塞所附牙面的位置、近舌下腺和下颌下腺导管的开口等因素有关。()

  • [单选题]第二乳磨牙牙根稳定期为()
  • 3~8岁

  • 解析:第二乳磨牙牙根大约在3岁时发育完成,至8岁第二前磨牙牙冠形成,第二乳磨牙根开始吸收的这段期间为第二乳磨牙牙根稳定期。

  •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乳牙龋蚀的特点()
  • 修复性牙骨质形成活跃

  • 解析:修复性牙本质形成活跃。

  • [单选题]乳牙患龋高峰年龄段为()
  • 7~8岁

  • 解析:乳牙萌出后不久即可患龋病,以后患病率逐渐增高;在3岁左右患龋率上升较快,至7~8岁乳牙乳牙患龋率达到高峰;此题选D。考点:乳牙龋病高峰年龄

  • [单选题]可以恢复咬合高度和咀嚼功能的保持器是()
  • 可摘式功能保持器

  • 解析:试题难度:中,保持器分为:①半固定保持器:包括丝圈保持器、远中导板保持器、充填式保持器;②固定式保持器:包括下颌舌弓保持器、上颌NANCE弓保持器;③可摘式保持器:唯有此种保持器可以恢复咬合高度,维持近远中距离和恢复咀嚼功能。但是由于可以摘下,要求儿童要配合治疗。

  • [单选题]男童,2岁半。唇颊面龋洞,腐质黄软。唇面牙颈部白垩色脱矿斑。患儿夜里吃2次母乳,不刷牙。诊断是()
  • 猛性龋

  • 解析:试题难度:中;该题考查猛性龋的临床诊断。由于不好发龋齿的下前牙也受累及,符合猛性龋的定义。奶瓶龋好发上颌前牙。急性龋、多发龋都不确切。

  • [单选题]乳牙牙髓感染临床上多为()
  • 慢性牙髓炎

  • 解析:乳牙的牙髓组织细胞和血管成分多、血运丰富、活力旺盛、抗感染能力及修复能力均强,从而牙髓感染易转为慢性,长处于持续状态,易成为慢性牙髓炎;乳牙牙髓神经纤维少,对外来刺激上的反应不如恒牙敏感。故选B。

  • 推荐下载科目: 基础知识题库 医学伦理学题库 口腔组织病理学题库 口腔修复学题库 口腔粘膜病学题库 牙体牙髓病学题库 临床医学题库 口腔材料学题库 口腔解剖生理学题库 基础知识综合练习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