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一对农村夫妇抱着白喉病患儿来医院求治,因患儿呼吸困难,面部发绀,生命垂危,医师决定马上做气管切开术,但父母坚决不同意。医师反复解释劝导,患儿父母拒绝手术签字。急诊医师看到患儿病情危急,为及时抢救患儿,毅然对患儿施行了手术,患儿得救,其父母感激不尽。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1968年世界医学会规定了医生确定死亡的道德责任和器官移植的道德原则是()
  • 《悉尼宣言》


  • [单选题]医学科研的根本目的是()
  • 维护和增进人类健康,造福人类


  • [单选题]患者王某,7岁,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接受治疗3个月,病情没有改善。医生征求其父母的意见,问是否愿意使用一种价格较贵的新药,其父母经过考虑,表示同意。因为从未使用过这种药物,也不知道这种药物的效果如何,所以医生决定谨慎使用,严格监控,结果表明,使用这种药物后的效果不明显。从医学伦理的角度分析,正确的是()
  • 该项治疗属试验性治疗


  • [单选题]患者,女,32岁。下腹部有包块2年多,伴月经量增多,前来某医院就诊。门诊接诊医师检查,初诊为"子宫肌瘤"。入院后,进修医师按"子宫肌瘤"书写了病历。经治医师在没有做宫腔长度及B超等检查的情况下,完全相信了门诊的诊断,自行决定做子宫切除术。术前,未执行上级医师"再详细探宫腔"的指示;术中,发现子宫体较软时,助手提示"需排除妊娠可能",术者仍未听取,在未行子宫穿刺的情况下,错误地将子宫及双侧卵巢全切。切开子宫,见一胎儿。该患者已生有一男一女,系绝育对象。术后,医务人员对是否向患者家属讲明实情,持赞成和反对两种意见。

  • [单选题]患者,男,36岁,因右侧肢体活动障碍,言语不利1个月入院,诊断为脑出血。入院时患者烦躁、抑郁、沮丧。经抢救和康复治疗后患者生活自理,对未来生活有了信心,并能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工作。

  • [单选题]医学伦理学作为学科出现的标志是()
  • 帕茨瓦尔《医学伦理学》


  • [单选题]龚延贤著有()
  • 《万病回春》


  • [单选题]详细向患者讲清配合治疗的必要性,以获得患者与医师的合作是()
  • 医生的义务


  • [单选题]临床医学研究中的保密原则()
  • 受试者与研究者之间应保密


  • 推荐下载科目: 临床肿瘤学概论题库 肿瘤综合治疗的策划和计划题库 妇科肿瘤题库 纵膈肿瘤题库 消化系统肿瘤题库 肿瘤外科专业知识题库 头颈部肿瘤题库 肿瘤的治疗题库 肿瘤外科相关专业知识题库 肿瘤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综合练习)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