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教书育人
题目:某校初三年级有位叫王峰的学生,经常迟到、旷课、上游戏厅,甚至打架、敲竹杠。学习成绩就更不用说了,门门功课不及格,尽管老师多次教育,仍不见好转,还是经常旷课、打游戏、向同学借钱。如果同学不借就打同学,以致班里同学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虽然偶尔也有进步,但没过两天又恢复原样了,以致老师对他失去了信心。教师的这种做法不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修订)规定"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指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保持信心。故选择C。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人的发展需要经过乳儿、幼儿、童年、少年、青年等时期,这表明人身心发展具有( )。
阶段性
解析: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身体、心理的发展都呈现出相对独立的前后衔接的阶段。乳儿、幼儿、童年、少年、青年等时期,正是相对独立又前后衔接不同阶段,因此,这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故选择D。A项,身心发展的稳定性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人在身心发展阶段、发展顺序和每一阶段变化过程及速度等方面大体上是相同的,具有稳定性。B项,由于环境、教育或其他条件的不同,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人,其发展水平又是有差异的,具有可变性。C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多选题]德育过程就是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
解析:德育过程是以提升受教育者的品德水平为目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过程。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德育过程的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与受教育者现有水平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