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不恰当,不应简单粗暴处理问题
题目:上课时,程老师发现后排的一名学生在偷偷吃零食。刚开始程老师没有理会,但这名学生吃了很长时间也没停下。程老师忍无可忍,便快速走到这名学生跟前,抢过零食扔出窗外。程老师的做法( )。
解析:题干中,程老师开始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没有理会,没能做到及时和学生沟通。很长时间后,程老师直接抢过零食扔出窗外,手段过于粗暴,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该教师的行为是不恰当的,教师不应简单粗暴处理问题,而应在发现学生吃零食后,及时进行暗示,阻止学生继续吃零食。课下可以找学生谈话,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故本题选C。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下列( )不属于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违反课堂纪律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规定: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一)旷课、夜不归宿;(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违反课堂纪律,不属于不良行为,故选择B。
[单选题]中学生熊某曾经偷拿过同学的财物,班主任总是以此为由,不让他参加班级活动,该班主任的做法( )。
不正确,不得歧视犯错误学生
解析:熊某曾经是有偷窃的不良行为,但作为老师,对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应当加强教育、管理,不得歧视。本题中,班主任不让他参加班级活动就是歧视犯错误的学生。故本题选B。
[单选题]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首要环节是( )。
发现问题
解析: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发现问题是首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