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发散思维

题目:杨老师在教学中对所讲的例题尽可能给出多种解法,同时也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杨老师的教学方式主要能促进学生哪种思维的发展?( )

解析: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是指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沿着不同的方向进行思考,对问题中提供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储存的信息重新组织,产生大量独特的新思想的思维活动形式,即从一个目标进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动作思维是指人们通过实际操作解决直观具体问题的思维。直觉思维是指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辐合思维又称集中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或者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题干中,杨老师在教学中旱现多种解法,鼓励学生“一题多解”,这些方式都是为了让学生从不同途径寻求答案,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思维的种类。在思维的种类中,发散思维是常考知识点,常以单选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对于表述较为抽象的概念,我们可以结合实例进行理解和记忆。例如,以下是典型的思维以及在生活中常见的表现:①动作思维,“儿童边数手指边数数,感知和动作中断,思维也就停止了”;②直觉思维,“学生在解题中未经逐步分析,就对问题的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③集中思维,“学生从各种解题方法中筛选出一种最佳解法”;④发散思维,“在数学学习中的‘一题多解’”。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我国的德育是一种涵盖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大德育"包括政治思想、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 )
  • 解析:我国的德育是一种涵盖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大德育"包括政治思想、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实为社会。

  • [单选题]提出发展关键期的人物是( )。
  • 劳伦兹

  • 解析:"关键期"是奥地利的生态学家劳伦兹提出的。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的教学启示是抓关键期,适时而教。劳伦兹还提出了"印刻"的概念:小动物的依恋行为进行研究时发现,刚刚会走的幼小动物倾向于追随它在出生后看到的第一个活动的客体并很快与之建立很难改变的依变关系。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初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初中历史与社会 教师资格证-初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音乐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英语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