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附属内驱力

题目:初一学生许明努力学习就是想获得亲朋好友的赞扬。根据奥苏伯尔的相关理论,驱动许明行为的是( )。

解析:奥苏尔伯尔把成就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种。认知内驱力是个人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人通过自身努力,胜任一定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就,从而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人为了获得长者们(如家长、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学习或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许明想通过努力学习以获得亲朋好友的赞扬的动机属于附属内驱力。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
  •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解析: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故选择D。A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B项,因材施教,指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干差万别的,教师必须灵活地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C项,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指每个社会成员在自然、社会或文化方面的不利条件均可在教育中得到补偿。社会成员,不论其种族、民族、性别、宗教信仰、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等方面有何不同,都可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

  • [单选题]某学生学习英语字母"b"时,总是发出汉语拼音"b"的音,这种心理现象是( )。
  • 思维定势

  • 解析:思维定势,也称"惯性思维",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

  • [单选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以学习教科书中的知识为主,这是一种简约的经过提炼的认识过程。这反映出教学过程的( )特点。
  • 认识的间接性

  • 解析:学生认识的客体是教材,教材是对客观世界的间接反映,即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学生是通过认识教材来最终达到认识客观世界的目的。故选择A。B项,认识的教育性指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认识是发展的,认识中追求与实现着学生的知、情、行、意的协调发展与完全人格的养成。C项,认识的交往性指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学生的认识如果离开了师生在特定情境和为特殊目的进行的交往,教学活动的概念就可以扩大到生活教育的领域。D项,有领导的认识指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区别于一般的认识过程,教学认识是在主客体之间"嵌入"一个起主导作用的中介因素--教师,形成学生(主体)--课程与教材(客体)--教师(领导)相互作用的特殊的"三体结构"。

  • [单选题]关于义务教育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义务教育是自愿接受的教育

  • 解析:义务教育是具有强制性的教育,"自愿接受"说法错误。

  • [单选题]在学习游戏中,特别是在可产生明显结果的活动中,很专注、很努力,极力取得最好的结果,这是幼儿( )。
  • 成就感强的表现

  • 解析:成就感是指愿望与现实达到平衡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指一个人做完一件事情或者做一件事情时,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愉快或成功的感觉。题干中幼儿在可产生明显结果的游戏中专注、努力想取得好结果就是期待成功、成就感强的表现。

  • [单选题]将教育功能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是从其( )。
  • 作用的对象分

  • 解析:按教育作用的对象分,教育功能可以分为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英语 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高中思想政治 教师资格证-高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高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音乐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