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依据本校情况调整收取标准的权利
题目:下列关于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权利和义务说法错误的是( )。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用公开收费项目的义务。而非学校自行规定。故答案选B。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法又被称为( )。
启发法
问答法
产婆术
解析:苏格拉底法实质上是一种启发,又称为启发法、问答法和产婆术。
[单选题]智力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依次是( )。
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解析:智力技能又称为心智技能,我国教育心理学家通过教学实验,在加里培林和安德森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
[单选题]根据过度学习的研究,如果读六遍后能完整背诵一首古诗,要达到最佳记忆效果,还应再背诵( )。
3遍
解析:过度学习达到50%效果最佳。
[单选题]顿悟说是由心理学家( )提出的。
苛勒
解析:苛勒提出了顿悟说,认为学习是顿悟的过程。桑代克提出的是试误说,认为学习是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
[单选题]属于内在不稳定,可控的因素是( )。
努力
解析:维纳的成败归因,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的解释和评价,包括六个因素三个维度。根据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努力是不稳定的、可控的。故选择B。A选项,运气属于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C选项,能力属于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D选项,任务难度属于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单选题]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
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解析: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这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故选择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