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8

题目:为保证一重大项目机械产品的可靠性,试验小组需要对其进行连续测试。测试人员每隔5小时观察一次,当观察第120次时,手表的时针正好指向10。问观察第几次时,手表的时针第一次与分针呈60度角?

解析:D解析第120次事实上是经过了119个周期,也就是说时针经过了119个5小时即595小时,才转到10点,则第一次的时间是15点,也就是3点钟位置,代入计算,第8次(经过了7个5小时,到达2点钟位置)。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某科室共有8人,现在需要抽出两个2人的小组到不同的下级单位检查工作,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方案?( )
  • 840

  • 解析:D解析基本的排列组合先从8个人里面选出2个人,共有28种情况,再从剩下的6人里面选出2人,共有15种情况,相乘等于420,注意是不同的2个下级单位,所以还有乘以2倍。即为420。

  • [单选题]2009年1月,哈尔滨市连续出现5天烟雾天气,l月7日更是烟雾笼罩,而且非常呛人。 目测能见度不足50米,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戴口罩的行人。以下各项不属于哈尔滨市冬季多烟雾天气的主要气象原因的是( )。
  • 冬季供暖排放的烟尘悬浮物大量增加

  • 解析:D项冬季供暖排放的烟尘悬浮物大量增加属于人为原因,其他三项均是导致哈尔滨市冬季多烟雾天气的气象原因,故本题选D。

  • [单选题]中国城市之间的最大差距,很可能不在于经济,而在于文化。很多人留守在一线城市,尽管遭受着经济压力,但是,文化却又能提供出一种无法替代的精神治疗。这种文化还不仅在于大城市拥有图书馆、博物馆等良好的公共文化场所,更多的在于这些城市里面聚合着 大量拥有共同文化价值认同的人群。本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
  • 大城市的文化是比经济更能吸引人的重要因素

  • 解析:文段为总分结构,第一句即为文段主旨所在,C项表述全面、准确。A项过于肯定,与原文“很可能不在于经济,而在于文化”不符;B项只是说明了很多人留守在一线城市的原因,不是文段主旨所在.。D项表述不准确,缩小了文化的内涵,故本题选C。

  • [单选题]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比上一年约增长多少?(  )
  • 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下面的题目。 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21033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人均可支配 收入19109元,比上年增长11.3%。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13471元,比上年增长9.8%,增速高于上年0.7个百分点。 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3708元,增长10.7%,对总收入增长速度贡献7个百分点。人均 经营净收入1714元,增长12.1%,增速高于上年6.9个百分点,占总收入比重为8.1%。人均财产性收入520元,增长20.5%,占总收入比重为2.5%。人均转移性收入5092元,增长12.8%,占总收入比重为24.2%,对总收入增长速度贡献3个百分点。 从五等份收入组收入增长情况看:2010年低收入组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最快,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605元,比上年增长13.1%;中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702元.,增长13.0%;中等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224元,增长11.8%;中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189元,增长10.3%;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1158元,增长9.9%。 与2008年相比,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约增长了(  )。

  • 1325元

  • 解析:根据材料第二段“人均工资性收入13708元,增长10.7%”可知,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比上一年约增长13708÷(1+10.7%)×10.7%≈1325(元)。本题正确答案为A。

  • [单选题]针灸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医疗方法,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针灸的说法正确的是(  )。
  • 拔罐法是针灸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起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作用

  • 解析: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其中针法是指用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专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指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所以A项错误。《山海经》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关于原始工具石针的最早记录,故B项错误。拔罐法是针灸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能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目的,C项正确。明代是针灸发展的鼎盛时期,《针灸大成》是由明代杨继洲等编撰而成的,但《针灸甲乙经》是由晋代医学家皇甫谧编撰而成的,D项错误。故本题选C。

  • [单选题]“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这是(  )。
  • 唯物主义的观点

  • 解析:【答案】D。解析:题干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张载关于唯物主义的典型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 世界的本原常理解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即“金、木、水、火、土”等观点。这种物质观承认和坚持了物质的客观性,但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根据,缺乏科学的抽象。

  • [单选题]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  )。
  • 图4为我国某山地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的题目。 就相同海拔高度来说,该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  )。

  • 北坡2000米

  • 解析:【答案】D。解析:从降水量的峰值处作垂直线与地形剖面线相交点处便是,从图中直接读出数据约2000米。所以答案D正确。

  • [单选题]甲请顺风搬家公司搬家,顺风公司派出B、C、D三人前往。在搬家过程中,B发现甲的掌上电脑遗落在一角,便偷偷藏人自己腰包;C与D在搬运甲最珍贵的一盆兰花时不慎将其折断,为此甲与C、D二人争吵起来,争吵之时不知是谁又将甲阳台上的另一盆鲜花碰下,砸伤路人邓某。B、C、D见事已至此便溜之大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甲可以就丢失掌上电脑的损失要求顺风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 解析:D [解析]甲与顺风公司之间的合同构成承揽合同关系,顺风公司不履行义务时,甲有权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B项说法正确;B、C、D虽然都在执行职务,但B的行为完全属于个人行为,与公司无关,顺风公司不承担责任;C、D执行职务造成兰花折断,顺风公司应当承担责任,A项说法正确。

  • [单选题]当一物之上同时存在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时,权利的行使顺序是(  )。
  • 留置权、抵押权、质权

  • 解析:B[解析]根据《物权法》第l79条的规定,抵押权是债权人对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占有的担保财产,在债务人届期不履行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时,依法享有的就抵押财产的变价处分权和就卖得的价金优先受偿权的总称。质权,是指债权人与债务人或第三人以协商订立书面合同的方式,移转债务人或者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的占有,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该财产价款优先受偿的权利。留置权是指债权人按照合同的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留置财产,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的权利。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担保法解释》)第79条的规定,同一财产上法定登记的抵押权与质权并存时,抵押权人优先于质权人受偿;同一财产抵押权与留置权并存时,留置权人优先于抵押权人受偿。故B项正确。

  • 推荐下载科目: 村官 国家公务员 教师公开招聘 事业单位 政法干警 选调生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