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题目:下列选项中属于教师进行依法执教的表现的是()。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修订)"依法执教"规定,教师要依法执教,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A选项中教师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C选项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D选项中进行有偿家教也是违背职业道德"依法治教"的要求。故选B。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直接决定教育性质的是( )。
  • 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 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着受教育者的权利、决定着教育目的和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故选择B。

  • [单选题]孔子善于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来选择教学内容和使用教学方法,这是( )。
  • 因材施教原则

  • 解析:因材施教就是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根据不同学生特点选用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因材施教的原则。故选择B。A选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与统一,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使学生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所反映和要解决的矛盾,主要是保证所学知识与其来源--社会实践不致脱节,学生掌握的知识能够运用或回到实践中去。C选项,灵活性原则是指教学设计是一种预先规划,应该留有余地。因为课堂上实际发生的事情很难在事先全部预料到,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这种偶发性,在设计中给处理偶发事件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D选项,循序渐进原则,也称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循序渐进的"序",包括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生理节律的发展之顺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和认识活动本身的顺序,是这四种顺序的有机结合。

  • [单选题]课堂教学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其优点不包括( )。
  • 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 解析:个别教学是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 [单选题]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
  • 逃避条件作用

  • 解析:逃避条件作用是指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故选择C。A选项,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消惩罚)之分。正强化是指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负强化是指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B选项,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体罚、谴责等),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D选项,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高中英语 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高中思想政治 教师资格证-高中历史 教师资格证-高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音乐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