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可在水中口对口人工呼吸

题目:女性,17岁,溺水后意识丧失20秒,抢救首先为()

解析:经过训练的施救者可在水中口对口人工呼吸,进行早期复苏,但不必进行胸外按压。应尽快将患者转移到陆地进行心肺复苏。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50%心肺复苏后综合征患者,其死亡多发生在发病后多少小时内()
  • 24小时

  • 解析:复苏后综合征是指自主循环恢复后的复杂病理生理过程,主要包括心搏骤停后脑损伤、心肌功能障碍、全身性缺血/再灌注反应等4个方面;在复苏后24小时死亡较高,应高度重视。

  • [单选题]患者男性,76岁,在门诊就诊时突发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立即行CPR,衡量胸外按压有效的标志中,下列错误的是()
  • 收缩压在80mmHg以上

  • 解析:判断复苏有效标志:瞳孔(复苏有效时可见瞳孔由大变小)、面色/口唇(有效时可见面色由发绀转为红润)、颈动脉搏动(若停止按压后,脉搏仍然跳动,则说明病人心跳已恢复,有条件时,按压时可测到血压在60/40mmHg左右)、呼吸(恢复自主呼吸,并不意味着停止人工呼吸,因可能很微弱)、神志(神志转清或反射较前灵敏)。

  • [单选题]患者男性,20岁,检修电梯时突发晕厥,大动脉搏动消失,无自主呼吸等自主活动,心电图示"室颤"。患者经积极生命体征支持治疗后第5天,患者神志呈昏迷状态,GCS评分3分,自主呼吸消失,深、浅反射消失,

  • [单选题]加强呼吸、循环支持,调节内环境和代谢紊乱,保证脑的血供和氧供,降低脑细胞代谢,减轻脑水肿,控制颅内压是()
  • 脑复苏治疗原则

  • 解析:1.针对心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是心肺复苏。2.针对心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尤其是脑保护措施及脑复苏措施是心肺脑复苏。3.通过心泵机制和胸泵机制作用的是胸外按压原理。4.使用全部心肌同时除极化,终止异位兴奋灶及折返,所有心肌细胞处于不应期,从而使窦房结能够重新主导心脏节律,恢复窦性心律是电除颤的原理。5.目前脑复苏的治疗原则包括加强呼吸、循环支持,调节内环境和代谢紊乱,保证脑的血供和氧供,降低脑细胞代谢,减轻脑水肿,控制颅内压。

  • [单选题]检查时用手指向外上方牵拉患者眉梢外侧皮肤并固定,然后用扣诊锤轻扣其手指,引起同侧眼轮肌收缩闭眼,此反射消失为间脑.中脑平面受累为()
  • 额眼轮肌反射(FOMR)

  • 解析:5.11~15题主要考脑干反射其中5个反射消失的临床意义,为熟记题。

  • 推荐下载科目: 肺动脉高压题库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题库 急性肾损伤与肾衰竭题库 误吸题库 妇产科常见重症的处理题库 危重病人的监测技术、结果解读与综合分析题库 呼吸衰竭题库 内环境紊乱题库 营养支持题库 脏器监测与支持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