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血管壁损伤、血小板减少及功能改变

题目:流行性出血热早期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解析:考学生对流行性出血热出血原因的认识。预测错误率较高。常见错误:①选答"B",一般认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在流行性出血热低血压休克期至多尿早期,不是早期出血的主要原因;②选答"C",流行性出血热早期尿毒症不明显,病情进一步发展并加重后尿毒症可以成为引起出血的原因;③选答"D",凝血因子缺乏发生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以后,因此它不是早期出血的原因;④选答"E",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因为病程短,故不影响维生素K和C的吸收和利用。要点通过复习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机制中有关出血原因的部分,认识流行性出血热早期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血管壁损伤、血小板减少及功能改变;而低血压休克期至多尿早期出血则主要是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肝素类物质增加和尿毒症等引起。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构成传染过程的必须具备因素是()
  • 病原体、人体和他们所处的环境

  • 解析:这是一道记忆、理解题。考核学生对传染过程的必备因素的认识。预测错误率较高。常见错误:①选答"B","病人、污染物和外界环境"不是构成传染过程的必备因素,因为人体同病原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才叫传染。应复习传染的概念;②选答"D","微生物媒介与宿主"是传染病流行过程的条件,并不是构成传染过程的必须具备因素;③选答"E","传染源、传播途径与易感人群"是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并不是构成传染过程的必须具备因素。要点在传染过程中,病原体是变化的条件,人体是变化的根据,病原体要通过人体起作用,至于环境因素,不仅可以改变病原生物的生存条件,而且可以引起它们遗传性质的改变,使之丧失或获得新的对人体的致病能力,因此构成传染过程的必须具备因素是病原体、人体和他们所处的环境。

  • [单选题]首例艾滋病是由哪一国(地区)报告的()
  • 美国


  • [单选题]治疗伤寒高热不宜采用哪项处置()
  • 大量退热药


  • [单选题]甲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早期实验室诊断的标准是()
  • 血液中检出甲型肝炎抗体


  • [单选题]对甲型肝炎患者,其粪便基本停止排毒的标志是()
  • 抗HAV出现


  • [单选题]重型肝炎的病死率是()
  • 50%~70%


  • 推荐下载科目: 休克的临床用药题库 妊娠期合理用药题库 新生儿的临床用药题库 抗病毒药物的临床应用题库 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题库 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题库 螺旋体感染题库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题库 人文医学(综合练习)题库 人文医学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