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下列关于输血注意事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E
在输注时,可从输血器管路中注射一些预防输血反应的药物
解析:医护人员输血前须认真核对血型和交叉配血结果,血液制剂血型种类和剂量等;严格检查全血有无凝块、溶血、细菌污染等异常情况;输注时使用输血器,首选“Y”型标准输血器;除生理盐水外,全血中不能加入任何药物或其他制品。
[单选题]进行预存式自体输血的患者,一般要求采血前Hb的浓度:男性120g/L,女性110g/L,血细胞比容不低于()。
正确答案 :A
0.34
解析:进行预存式自体输血的患者,一般要求采血前Hb的浓度:男性≥120g/L,女性≥110g/L,血细胞比容≥0.34。特殊情况下可适当放宽Hb和Hct的要求。
[单选题]测定输注后多长时间的血小板计数对治疗性血小板输注的疗效判断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正确答案 :B
1小时
解析:通常评价血小板输注后的疗效,应对患者进行血小板计数,包括:输注前计数、输注后1小时计数、输注后24小时计数,同时要计数输注的血小板总量。一般以1小时血小板计算增高指数(CCI)了解输入血小板量是否足够,判断是否输注无效。
[单选题]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当需要输血治疗时,宜输注洗涤红细胞,而不应输注全血,这是因为()。
正确答案 :A
血浆中某些因素可激活补体,使患者红细胞破坏加速
解析: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血浆中某些因素可激活补体,使患者红细胞破坏加速,故输血时宜选择洗涤红细胞而不是全血。
[单选题]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出现第二次高峰的原因是()。
正确答案 :D
外周血中较原始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结果
解析: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其外周血移植后中性粒细胞(PMN)上升常出现二个峰值。第一次峰值即在PMN恢复到>0.5×109/L,平均出现在移植后11天,随后呈一度下降趋势,然后约在第3~4周时再次出现第二峰值,至后白细胞恢复正常。目前认为第一次PMN峰的出现是由于外周血中较晚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的结果;第二次峰值的出现则是由于较原始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结果。
[单选题]γ射线辐照红细胞常用的剂量为()。
正确答案 :D
25~30Gy
解析:γ射线辐照红细胞常用的剂量为25~30Gy。
[单选题]患者,女性,28岁,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一年余,此次因巩固化疗再次入院。既往有输血史。经化疗后,病人出现鼻出血、皮肤出血点、瘀斑,月经不止。Hb70g/L,WBC1.8×109/L,PLT8×109/L,骨髓穿刺检查为骨髓抑制。给予止血和连续输注手工分离血小板治疗3天,出血不见好转,血小板不升。
正确答案 :
[单选题]男性,28岁,O型血,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半年,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2.2×109/L,血小板20×109/L。
正确答案 :
[单选题]男性,28岁,O型血,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半年,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2.2×109/L,血小板20×109/L。
正确答案 :
[单选题]一个外伤病人,导致多器官多脏器损伤,失血量超过20%,应选择何种成分输注()。
正确答案 :A
红细胞悬液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