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肺炎支原体肺炎
题目:常于秋季发病,儿童和青年人多见,起病缓慢,阵发性干咳、发热、肌痛,胸片示下叶间质性肺炎改变()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疾病所致肺动脉高压中,主要发病机制为肺小动脉结构异常的是()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单选题]男.20岁,低热、盗汗、咳嗽、血痰一月。胸片示右上肺小片状浸润影,密度不均。确诊应选择的检查是()
痰检抗酸杆菌
解析:患者有结核中毒症状,血痰及胸片右上肺不均质浸润影,应考虑肺结核,确诊需从痰中查结核杆菌。
[单选题]控制支气管哮喘最重要的措施是:规律使用:()
吸入糖皮质剂
解析:控制或预防哮喘发作药:此类药主要治疗哮喘气道炎症,亦称抗炎药。由于哮喘的病理基础是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糖皮质激素是当前控制哮喘发作最有效的药物。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炎症细胞的迁移和活化;抑制细胞因子的生成;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增强平滑肌细胞受体的反应性。可以吸入、口服和静脉用药。吸入治疗是目前推荐长期抗感染治疗哮喘的最常用方法。常用吸入药物有倍氯米松(BDP)、布地奈德、氟替卡松、莫米松等
[单选题]在治疗肺炎球菌肺炎使用青霉素时,错误的方法是()
每日剂量800万单位,加在500毫升输液中缓慢静滴
解析:肺炎链球菌肺炎治疗首选青霉素G。一般患者用量为80万单位,每8小时肌注一次。重症患者每日剂量800万单位,分次静脉滴注,6~8小时一次,滴注时每次用量尽可能在1小时内滴完,以便产生有效血浓度。重症及并发脑膜炎者,可增至1000万~3000万U/d,分4次静脉滴注。对青霉素过敏者,或耐青霉素或多重耐药菌株感染者,可用呼吸氟喹诺酮类、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等药物,多重耐药菌株感染者可用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
[单选题]COPD急性发作伴细菌感染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咳脓性痰且痰量增加
解析:COPD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咳)嗽、咳(痰)伴(喘)息,咳白色泡沫痰或黏液痰,急(急)性发作伴有细菌感染时咳黄色脓性痰,且咳嗽加重,痰量增加。
[单选题]胸腺瘤好发部位是()
前上纵隔
解析:胸腺瘤多位于前上纵隔。畸胎瘤与皮样囊肿多位于前纵隔
[单选题]结核性大量胸腔积液患者抽液的原则是()
每次抽液量<1000ml
[单选题]女性,55岁,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肿型患者,近年来轻微活动即感气急,咳嗽轻,咳痰少。血气分析:PaO29.3kPa(70mmHg),PaCO24.8kPa(36mmHg)。
[单选题]患者,女,19岁。反复发作呼吸困难、胸闷、咳嗽2年,每年秋、冬季发作,可自行缓解,此次已发作半天症状仍继续加重而来就诊。体检:双肺满布哮鸣音,心率90次/分,律齐,无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