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病历摘要:不同种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三)案例摘要:乙酰水杨酸268g,对乙酰氨基酚136g,咖啡因33.4g,淀粉266g,淀粉浆(15%~17%)85g,滑石粉25g(5%),轻质液体石蜡2.5g,酒石酸2.7g,制成1000片。
[单选题]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不符合处方规则的是()
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可在同一张处方上开具
解析:《处方管理办法》第六条处方书写应当符合下列规则:①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②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③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④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的字句。⑤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⑥西药和中成药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中药饮片应当单独开具处方。⑦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⑧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一般应当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布包、先煎、后下等;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⑨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⑩除特殊情况外,应当注明临床诊断。⑨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⑥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和专用签章应当与院内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样相一致,不得任意改动,否则应当重新登记留样备案。
[单选题]可用于治疗急性肺水肿的药物是()
呋塞米
解析:速尿是急性肺水肿首选的利尿剂,速尿注射后30分钟发挥利尿作用,通过利尿可以减少循环血量和升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使毛细血管楔压下降,减少微血管滤过液体量,从而使肺水肿症状改变。此外静脉注射速尿还可扩张静脉,减少静脉回流,甚至在利尿作用发挥前即可产生减轻肺水肿的作用,但不宜用于血容量不足者。其他一同应用的药物还有:吗啡主要用于缓解急性左心衰导致的肺水肿,硝普钠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可以减轻肺淤血。
[单选题]下列有关药物经济学分析与结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日规定剂量(DDD.就是推荐给临床的实用剂量
解析:药物利用研究的常用穷法包括:日规定剂量方法、药物利用指数方法、用药频度分析。日规定剂量(DDD)是某一特定药物为治疗主要适应证而设定的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但DDDs有其局限性:大样本研究中,患者依从性不易保证,可能造成结果不准确;不同区域人群用药情况不尽相同,即DDD值可能存在差异;不是推荐给临床的实用剂量;DDD不适用于儿童;实际儿童可能也在用药,且剂量小于成人,若一律将剂量按DDD计算,则计算所得用药人数预测结果偏低;只考虑药物主要适应证的用药剂量,当一种药物有多种适应证(如阿司匹林)时,使用DDD法受限,会对研究结果造成偏差。药物利用指数(DUI)是指总DDD数(某日用药总量相当于DDD的倍数,总DDD数=某天内药品的总用量/DDD值)除以患者总用药天数(DUI=总DDD数/总用药天数),表示医生使用某药的日处方量,对医师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分析。DUI>1.0说明医生日处方剂量太于DDD。DUI
[单选题]可用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一恶病质,改善其肿瘤相关厌食的药物是()
醋酸甲地孕酮
解析:醋酸甲地孕酮可诱导下丘脑产生神经肽而刺激食欲,调节下丘脑腹内侧核-饱食中枢,能减少下丘脑腹内侧核神经元发放冲动,并抑制促炎症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6的活性。同时醋酸甲地孕酮可以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脂肪组织,使患者的体力及精神状态得到改善。患者服药3~7天即可使食欲增加、体力增强,为接受进一步治疗打下基础。醋酸甲地孕酮对晚期恶性肿瘤能改善其食欲,增加体重,减轻癌性疼痛,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保护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疗效,延长生存期。
[单选题]会引起可逆前庭反应的药物是()
米诺环素
解析:米诺环素为高效、长效的半合成四环素。抗菌活性比四环素强2~4倍。不良反应与其他四环素相同。但能引起可逆性前庭功能紊乱(呈剂量依耐性,女性比男性多见),表现为眩晕、茸鸣、共济失调伴恶心、呕吐等。常发生于最初几次剂量时,停药24~48小时后可恢复。另一半合成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去甲金霉素也会引起可逆前庭反应。
[多选题]下列有关除去热原的方法正确的是()
离子交换法中的阴树脂可吸附
除去溶媒中热原的方法可用蒸馏法
超滤法:超滤膜的膜孔仅为3.0~15nm,故可有效去除药液中的细菌与热原
解析:除去药液中热原的方法:①活性炭吸附法,即在配液时加入0.1%~0.5(溶液体积)的针用一级活性炭,煮沸并搅拌15分钟,即能除去大部分热原,而且活性炭还有脱色、助滤、除臭作用。但活性炭也会吸附部分药液,故使用时应过量投料,但小剂量药物不宜使用。②离子交换法,热原在水溶液中带负电,可被阴树脂所交换,但树脂易饱和,须经常再生。③凝胶过滤法,凝胶为一分子筛,利用热原与药物分子量的差异,将两者分开。但当两者分子量相差不大时,不宜使用。④超滤法,超滤膜的膜孔仅为3.0~15nm,故可有效去除药液中的细菌与热原。除去溶媒中热原的方法为蒸馏法,利用热原的不挥发性来制备注射用水,但热原又具有水溶性,所以蒸馏器要有隔沫装置,挡住雾滴的通过,避免热原进入蒸馏水中。
[单选题]案例摘要:新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