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婴儿添加辅食应从()
正确答案 :B
4~5个月开始
解析:一般4个月以上的婴儿,单纯母乳喂养已无法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当每天乳量达到800~1000ml或每次哺乳量超过200ml时应添加辅食。
[单选题]患儿,男,5岁。近2个月来入睡后常有突然惊哭,或睡眠不安。平时入幼儿园,穿开裆裤,经常抓挠肛周,入睡后1小时见肛周有白色线样成虫。其诊断是()
正确答案 :B
蛲虫病
解析:蛲虫感染可引起局部和全身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肛门瘙痒和睡眠不安,因为雌虫移行至肛门产卵,引起肛门及会阴部皮肤强烈瘙痒。局部皮肤可因抓破而继发感染。全身症状有小儿夜惊、哭闹、烦躁、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腹痛、消瘦等。
[单选题]1岁半小儿应出乳牙数()
正确答案 :B
12~14个
解析:1岁半小儿出乳牙数可按公式计算,即月龄-(4~6),故应出乳牙12~14个。
[单选题]关于尿路感染的叙述,哪项错误()
正确答案 :C
上行感染多见于男孩
[单选题]5岁女孩,颜面四肢轻度浮肿2月,血压120/80mmHg,查尿常规:蛋白(+++),红细胞15个/HP,血总蛋白40g/L,白蛋白25g/L。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正确答案 :D
肾炎性肾病综合征
解析:肾炎性肾病:发病年龄多在学龄期。水肿一般不严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辅助检查:1.尿液检查:尿蛋白定性多为(+++)~(++++),24小时尿蛋白定量>0.05~0.1g/kg,或随意尿蛋白(mg/dl)/肌酐(mg/dl)>3.5,可有透明管型和颗粒管型,肾炎性肾病者可有红细胞。2.血液检査:血浆总蛋白及白蛋白降低,血清白蛋白浓度<30g/L,白、球比例(A/G)倒置;血胆固醇>5.7mmol/L;血沉明显增快;肾炎性肾病者可有血清补体降低,有不同程度的氮质血症。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应为:肾炎性肾病综合征。
[单选题]患儿,男,1岁。发热1天,体温39℃,伴轻咳,在门诊就诊过程中突然发生惊厥,即刻给予吸氧,此刻止痉的药物首选()
正确答案 :C
地西泮静注
解析:小儿惊厥时,控制惊厥首选地西泮静注,每次0.1~0.3mg/kg。
[单选题]患儿3岁,因2周来发热、头痛、呕吐、精神不振,2天来头痛、呕吐加剧,抽搐1次并发现颈项发硬而入院治疗,半年前患原发型肺结核,曾服异烟肼3个月,症状好转后,家长自行停药。查体:嗜睡,颈强直,心肺(-),脑膜刺激征(+)。该患儿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正确答案 :D
结核性脑膜炎
解析:该患儿3岁,半年前初染肺结核,但治疗不规范,2周来现出现神经系统感染,临床表现符合脑膜炎,起病不太急,以结核性脑膜炎可能性最大。
[单选题]患儿,男,7岁。平素体健,接种疫苗30分钟后,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细速,呼吸困难。此患儿最有可能发生了()
正确答案 :C
过敏性休克
解析:接种疫苗的异常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晕针、过敏性皮疹和全身感染,其中过敏性休克和晕针在接种后短时间内发生。根据题干描述,患儿表现为休克症状,因此最有可能为接种疫苗后的过敏性休克。
[单选题]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恢复正常活动的标准是()
正确答案 :D
尿阿迪计数正常
解析:急性期需卧床2~3周,直到肉眼血尿消失,水肿减退,血压正常即可下床轻微活动。血沉正常可上学,但应避免重体力活动。尿沉渣细胞绝对计数正常后方可恢复体力活动。
[多选题]下列哪项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骨骼软化的表现()
正确答案 :ABCDE
漏斗胸
O型腿
肋骨串珠
肋缘外翻
颅骨软化
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主要为骨骼的改变、肌肉松弛、以及非特异性的精神神经症状。重症佝偻病患者可影响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免疫系统,同时对小儿的智力发育也有影响。在临床上分为初期、激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初期、激期和恢复期,统称为活动期。1.初期 多数从3个月左右开始发病,此期以精神神经症状为主,患儿有睡眠不安、好哭、易出汗等现象,出汗后头皮痒而在枕头上摇头磨擦,出现枕部秃发。2.激期 除初期症状外患儿以骨骼改变和运动机能发育迟缓为主,用手指按在3~6个月患儿的枕骨及顶骨部位,感觉颅骨内陷,随手放松而弹回,称乒乓球征。8~9个月以上的患儿头颅常呈方形,前囟大及闭合延迟,严重者18个月时前囟尚未闭合。两侧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膨大如珠子,称肋串珠。胸骨中部向前突出形似“鸡胸”,或下陷成“漏斗胸”,胸廓下缘向外翻起为“肋缘外翻”;脊柱后突、侧突;会站走的小儿两腿会形成向内或向外弯曲畸形,即“O”型或“X”型腿。患儿的肌肉韧带松弛无力,因腹部肌肉软弱而使腹部膨大,平卧时呈“蛙状腹”,因四肢肌肉无力学会坐站走的年龄都较晚,因两腿无力容易跌跤。出牙较迟,牙齿不整齐,容易发生龋齿。大脑皮质功能异常,条件反射形成缓慢,患儿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迟缓,免疫力低下,易并发感染、贫血。3.恢复期 经过一定的治疗后,各种临床表现均消失,肌张力恢复,血液生化改变和X线表现也恢复正常。4.后遗症期 多见于3岁以后小儿,经治疗或自然恢复后临床症状消失,仅重度佝偻病遗留下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