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患者男性,70岁,胸闷、心悸3天。心电图如图3-14-5所示,其阻滞部位最可能在()。
正确答案 :E
束支水平
解析:图中可见窦性P波规律出现,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下传的PR间期恒定,房室传导比例为3:2;下传的QRS波群表现为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提示其病变多位于束支水平。
[单选题]患者女性,43岁,头昏1周就诊。动态心电图记录如图3-14-15所示,结合上、下图房室传导现象,应诊断为()。
正确答案 :D
顿挫型3:2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解析:上图显示窦性P波规则出现,频率68次/分。房室传导呈典型的3:2文氏型传导阻滞及2:1阻滞。下图缩微图前半部分显示规律的3:2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但突然出现连续2个P波下传受阻现象,原因是文氏周期中预期下传的P波在交界区发生了隐匿传导,从而表现为3:1房室传导阻滞,这一现象称为顿挫型3:2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单选题]关于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机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C
相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均延长,以相对不应期延长为主
[单选题]关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机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E
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解析: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为相对不应期延长,大于PP间距;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为相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均延长,以相对不应期延长为主;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为有效不应期显著延长,只留下很短的相对不应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为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单选题]关于干扰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A
干扰是指激动因遇病理性延长的不应期而引起传导延迟或中断的现象
解析:干扰是指激动因遇生理性不应期而引起传导延迟或中断的现象,常发生于以下三种情况:①心房率过快,心房周期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