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分析点评。
【课题名称】《丰收时节》
【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欣赏《丰收时节》及综合创编
【主要目标】
1.学习维吾尔族基本舞蹈动作,感受"赛乃姆"节奏。
2.通过欣赏、创编、表演等实践活动,围绕"丰收时节"主题,尝试创作和表演,体会舞台表现的综合性特征。
(其他目标略)
【学时】1
【教学过程片段】
一、导入阶段(略)
二、展开阶段:新课教学
1.作品赏析--天山脚下的《丰收时节》
(1)学习与感受维吾尔族舞蹈特色
师:示范维吾尔族舞蹈片段。
师问: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老师的动作在表现什么?心情如何?
(师生交流)
生:尝试模仿"摘葡萄"舞蹈动作。
师问:你们的动作与老师刚才的动作有何不同?
(师生交流)
师:指导学习"摘葡萄"舞蹈动作。
(手部动作、脚步动作、方位)
生:舞蹈实践,感受"赛乃姆"及其典型节奏。
(2)欣赏舞蹈视频《丰收时节》
师问:作品运用了哪些舞蹈动作、哪些舞台表现手法来展现收获的喜悦?
(板书:舞蹈动作、舞蹈队形、舞蹈形式、道具、布景、灯光)
师生交流舞台表现形式对"收获"这一舞蹈主题的塑造作用。
2.创编与实践--《收获时节》
师:出示创编主题"收获时节",布置创编分组及要求。
(舞蹈组、配乐组、灯光组、布景组、摄影摄像组)
生:分组实施创作实践,教师指导。
生:创作展示,各组共同表演《收获时节》。
三、小结(后略)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常用途径的是( )。
精神治疗
解析:心理健康教育常用途径有心理辅导课程、教育教学渗透、心理咨询等。精神治疗是对精神病人的治疗方案。
[单选题]把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加以选择,使之简约化、系统化,并组成课程,编成课本,引导学生学习。这表明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
间接经验
解析:间接经验的学习可以避免人类在认识发展中所经历的错误与曲折,使学生能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掌握大量的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
[多选题]根据歌曲《嘎达梅林》,运用新课程理念,对课程进行教学设计。
要求:
(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
(2)设计歌唱教学环节。
[单选题]在一堂数学课上,同学们就其中延伸出来的一个新概念发生激烈争论,各执己见。此时,老师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课后探究
解析: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在工作中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拥有"教育机智"。题干描述体现了的教育机智,在学生发生争论时候,教师利用自身的教育机智,妥善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故选择A。
[单选题]"七色光,七色光,太阳的光彩,我们带着七彩梦走向未来。"一束灿烂的阳光照射到下列哪种光学元件上,我们可以观察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
三棱镜
解析: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分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单选题]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出报纸的用途",学生给出"学习用""包东西"等各种各样的答案,这里考查的是创造性思维的( )。
灵活性
解析: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
[单选题]在音乐发生移调时,儿童仍然能够辨别旋律的轮廓。这种建构知识的方式是( )。
守恒
解析:音乐发生移调时,儿童仍然能够辨别旋律的轮廓,说明儿童在此音乐活动中,能够把握住旋律的核心特征,这符合守恒构建知识的方式。守恒指的是概念的掌握和概括能力不再受事物的空间特点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而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抽象概括。
[单选题]首创"水磨腔"并被后人奉为"立昆之宗",有"曲圣"美誉的戏曲家是( )。
魏良辅
解析:魏良辅是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戏曲革新家,对昆山腔的艺术发展有突出贡献,首创"水磨腔",被后人奉为"昆曲之祖",在曲艺界更有"曲圣"之称。B项马连良,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代表剧目有《海瑞罢官》《清风亭》《四进士》。C项王实甫,元代著名戏曲艺术家,代表作品有元杂剧《西厢记》,为后人广泛流传。D项关汉卿,元代著名戏曲艺术家,"元曲四大家"之首,代表作有《窦娥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