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D
C.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其撤销权的行使有时间限制,而在无效民事行为中,不存在相关限制 D.可撤销民事行为被依法撤销后,其法律后果与无效民事行为相同
题目:关于无效民事行为与可撤销民事行为的联系和区别,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解析:本题考核无效民事行为与可撤销民事行为的联系和区别。(1)可撤销民事行为,应由撤销权人以撤销行为为之,人民法院不主动干预;对于无效民事行为的确认,司法机关和仲裁机构可以主动干预,宣告其无效,因此选项A表述错误。(2)无效民事行为自行为开始时就无效,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在未撤销前是有效的,只有在被撤销后,其效力才视同无效民事行为,自行为开始时就无效.因此选项B表述错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关于经济法主体资格的取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经济法规范不可以限定受控主体和受制主体的主体资格或资质条件等
解析:受控主体和受制主体主要由民商法确定其资格,但不排除在市场准入方面,基于产业政策的考虑,由专门的经济法规范对其主体的资格或资质条件等作出专门的限定。
[多选题]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仲裁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有()。
仲裁过程中,当事人不得自行和解,但可在仲裁庭的干预下和解
仲裁过程中,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只能撤回仲裁请求
当事人自愿调解的,仲裁庭可以调解
仲裁庭是民间组织,不隶属任何国家机关,不受任何国家机关的监督
解析:(1)选项AB: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达成和解协议后,可以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作出仲裁裁决书,也可以撤回仲裁请求;(2)选项C:当事人自愿调解的,仲裁庭“应当”予以调解;(3)选项D: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仲裁进行必要的监督。
[单选题]6月30日,张某到某商店买衣服,该商店故意隐瞒实情,将-件有隐蔽质量问题的衣服卖给了张某,张某仔细检查后未发现此瑕疵。7月6日,张某穿着该衣服上班,单位同事发现该衣服存在质量问题。张某在8月1日向人民法院起诉了该商店。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下述观点正确的是()。
D.诉讼时效自张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中断
解析:本题考核诉讼时效期间和中断的规定。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适用于1年的特别诉讼时效期间,因此选项A错误;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在本题中,诉讼时效期间应当从7月6日开始计算,因此选项B错误;张某于8月1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引起诉讼时效中断,而非中止,因此选项C错误。
[多选题]甲公司与乙公司发生买卖合同纠纷,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甲公司在起诉乙公司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有()。
A.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
C.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解析:本题考核特殊地域管辖。因合同纠纷引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多选题]2012年4月1日A企业与B银行签订-份借款合同,期限1年。如A企业在2013年4月1日借款期限届满时不能履行偿还借款,则以下可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有()。
A.2013年6月1日B银行对A企业提起诉讼
B.2013年5月10日B银行向A企业提出偿还借款的要求
C.2013年5月16日A企业同意偿还借款
解析:本题考核诉讼时效的中断。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有:当事人提起诉讼;当事人-方向义务人提出请求履行义务的要求;当事人-方同意履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