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反右倾的后果
题目:1959年-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大多亲历者习惯把它称为不堪回首的“三年困难时期”,造成这一困难最主要的原因是()。
解析:1959年-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的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人为的主观原因是最主要的原因,即“左”倾思想指导下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反右倾运动。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大学生就业可以反映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以下属于50年代后期大学生就业情形的是()。
听党指挥,服从分配
解析:A项、D项两项是20世纪末以来大学生就业的状况,反映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情况。上山下乡、扎根农村反映了“文革”时期的情形。故B项正确。
[单选题]下面是我国的前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构成情况表:对于上述表格中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的人士组成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解。阅读题干材料,可知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人大代表的构成,从代表的组成来看,其分布具有广泛性,故C项符合题意。新中国政体属于共和制,但不实行三权分立,排除A项;材料中并没有反映政治协商会议和政权的巩固问题,故排除B、D两项。
[单选题]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包括()。①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②中美正式建交③中日邦交正常化④正式加入WTO
①②③
解析:①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②中美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③中日邦交正常化是在1972年,④正式加入WTO是在2001年,因此选A项。
[单选题]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是在()。
南宋时期
解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一开始是在北方的黄河中下游流域,从南北朝开始,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稳定,自然条件较好,所以经济重心开始由北方向南方转移,这种趋势到了隋唐进一步加快,南宋时南方成为我国经济重心。
[单选题]《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予日本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解析:与战前相比,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可以免收关税,促进了日本对华贸易增长,方便了日本对华经济侵略。敌苯题选D。
[单选题]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进行了新的探索,其主要内容是()。
建立根据地,形成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城市发动了三次起义均失败,毛泽东等人认识到走城市革命的道路难以取得胜利,进而转移到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新局面。故本题选B。
[单选题]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
遵义会议
解析:在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并妥善地解决了党内存在的分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故本题选C。
[单选题]北宋真宗时期通行的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益州16家富商联合发行交子。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初命临安府印造会子,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对该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纸币从信用凭证到官方法定的过程
解析:材料反映了两宋时期的纸币发展过程,即北宋铁钱重,难以携持--益州富商联合发行交子--南宋朝廷印造会子,准许与铜钱并行。由此可见,A项说法与材料不符;B项说法错误,交子是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C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故选D项。
[单选题]近代驻英公使郭嵩焘《使西纪程》写道:“三代有道之圣人,非西洋所能及也。即我朝圣祖之仁圣,求之西洋一千八百七十八年中,无有能庶几者。圣人以一身为天下任劳,而西洋以公之臣庶。一生之圣德不能常也,文、武、成、康,四圣相承,不及百年,而臣庶之推衍无穷,愈久而人文愈盛。”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否定清朝的政治制度
解析:材料中郭嵩焘是和李鸿章等人同时代的洋务派官员,他不可能否定清朝的政治制度。故C项内容不能从题干中反映出来。据题中所引材料重点突出介绍西方民主政治与中国“三代之政”“圣人治国”相比的可持续性、优越性,其他三项可以从材料中反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