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
题目:从功能上说,微静脉属于()
解析:1.真毛细血管仅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外面有一薄层基膜,通透性大,是血管内外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故称交换血管。2.微静脉因管径细,对血流产生一定的阻力,它们的舒缩活动可影响毛细血管压和体液在血管内和组织间隙内的分配情况,故称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3.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是阻力血管,参与调整全身血压和血液分配。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脓毒症的判断标准中,正确的是()
具备SIRS的诊断标准,存在明确的感染部位和(或)病原
解析:Sepsis的本质是由于感染所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其诊断需具备SIRS的诊断标准,并存在明确的感染部位和(或)病原。不伴有SIRS的感染或不存在感染证据的SIRS都不能诊断为Sepsis,故答案应为A。
[单选题]关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不正确的有()
是一种自发的、不可逆性毛细血管高渗透性综合征
解析: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leaksyndrome,CLS)是一种突发的、可逆性毛细血管高渗透性综合征。血浆迅速从血管渗透到组织间隙,引起迅速出现的进行性全身性水肿、低蛋白血症、血压及中心静脉压均降低、体重增加、血液浓缩,严重时可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故A不正确。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诱导氧自由基生成的原因()
黄嘌呤脱氢酶(XD.作用
[单选题]细胞凋亡的特征性形态改变为()
凋亡小体
解析:凋亡小体是细胞凋亡的特征性改变。
[单选题]关于治疗指数的计算式是()
LD50/ED50
解析:治疗指数=半数致死量/半数有效量。
[单选题]病原体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的现象称为()
耐药性
解析: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是病原体(如细菌、寄生虫、病毒等)对药物敏感性(或反应性)降低的现象。一些病原体在多次或长期与抗病原体的药物接触后产生耐药性,致使抗病原体药物的疗效下降,甚至完全失效。耐受性是指人体对药物反应性降低的一种状态,按其性质有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之分。前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可长期保留,后者往往是连续多次用药后才发生的,增加剂量后可能达到原有的效应;停药一段时间后,其耐受性可以逐渐消失,重新恢复到原有的对药物反应水平。
[单选题]主要介导细胞免疫应答的是()
Th1细胞
解析:1.Th2细胞主要介导体液免疫应答。2.Th1细胞主要介导细胞免疫应答。3.CTL细胞可高效、特异性地杀伤靶细胞。4.Th1细胞主要分泌IL-2、IFN-α、TNF-β等细胞因子。5.Th2细胞主要分泌IL-4、IL-5、IL-6、IL-10等细胞因子。
[单选题]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是()
副作用
解析:1.副作用:药物的副作用比较常见,是指在使用治疗剂量的药物时,伴随出现的与治疗疾病目的无关而又必然发生的其他作用。2.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药物本身的药理性质无关,与药物剂量也没有直接关系。3.一种药物往往具有多种作用,当人们利用其中一种作用时,其余的作用便称为副作用。